京都电视台不是其他媒体,它是官媒。
《人物》栏目采访的都是为社会做出贡献的精英人才,采访一定是非常严谨,不容许出错的。采访的内容,主持人和受邀嘉宾的对话,一定是经过反复核对。
但是,也会在固定的框架内,给受邀嘉宾发挥的空间。更会针对不同采访对象,设定不同的采访对话。
像李昱这样的集歌手、演员于一身的明星,给与的发挥空间反而不会很大,因为固定的采访内容,他可以轻易说出来,而不会令人感觉到事先对过词儿。
那些科研工作者、社会精英,可能就不会演戏了,框架可能就不会定得那么死,却一定会给非常精准的主题,然后围绕这个主题来发挥。
总之就是根据不同的人物,设定不同的采访内容,张弛有度。
余祐先是自我介绍开场,然后介绍李昱,再让李昱面对镜头打招呼。
基本的流程结束,并且没有任何问题了,采访才会继续。
这不是一档,一镜到底的采访节目。
余祐从李昱出道,来切入:“我们都知道,李昱是选秀出生,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在京都电视台的一档选秀节目里开始展露头角,然后这里面还有一些曲折的故事。”
她也没好意思,直接说出京都电视台的选秀节目的名字。
那届之后,京都电视台就再没搞过类似的选秀。
暴露的问题太多了,比如李昱的退赛风波,以及原京都电视台台长杨明辉在这档节目里面的贪腐问题,直接把节目搞没了。
余祐提到的曲折故事,便指的退赛风波。
事先对过词,李昱一听就懂,他需要说一些退赛时候发生的事情,比如一些不为人知的内幕。观众就爱看这些,就爱窥探明星的甚至普通人的秘密。
采访开头便放出这个问题,那便是要在第一时间抓住观众眼球的。
当然,即便没有这些问题,其实只要采访的是李昱,这一期节目的收视率是一定会保证的。
李昱略作思索,答道:“就是退赛风波嘛。其实那时候吧,比赛进行到一半,我认为这个舞台给我发挥的空间有限,而且那时候我已经爆火……”
余祐这时接道:“还没夺冠,就已经爆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