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时,晴光渐隐,浓云汇聚。
却见那城南驰道之上,一个身影快逾奔马,裹挟着一道尘烟如滚滚尘龙奔掠而过。行人只觉风沙扑面,定睛看时人影早已渺然远去,都道是有奇人异士经过此方,纷纷趋避不及。
那匆匆赶往尚冠里的人影不是别人,正是心急如焚的杨熙。
为了快速赶到丹府,杨熙踏起“禹步”,以神念化为源源不断的真气,灌入四肢百骸之中,全速向前驱驰,几乎要凌空蹈虚。
可是当他真正到达尚冠里,远远看见丹府的两进院落,他的脚步顿时迟疑了起来。
自己辜负了丹小姐的一片痴心,辜负了丹夫子的谆谆教诲,在大婚前数日不告而别,不通音讯数月之久,实在是欺心负心至极。
而且,正是因为自己的执念,不愿接受先生安排好的道路,才使得先生与天子撕破脸皮,终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丹家因此遭受无妄之灾。
他仍然记得,丹夫子曾与自己作肺腑之谈,将最疼爱的小女丹青托付给自己,也就是将丹家的未来托付给了自己,如今便因他的缘故,闹到如此凄惨光景,自己哪还有脸面对这一对父女?
可怜丹夫子徜徉杏林数十年,门生弟子不可谓不多,有许多无钱无势的“诸生”也是托赖丹夫子的好心,才有一席之地,可以与博士弟子一般学习先贤经典,但如今丢官失势,却再无学子敢于上门,往日书声琅琅半里可闻的热闹宅院,如今已是门前冷落鞍马稀。
正踟蹰间,忽然远处车声辚辚,一驾马拉轩车沿着里前道路直直驶来。驾车的乃是一名中年汉子,身材高壮,一脸横肉,一看便不是好相与之辈。车上乘坐一名高冠老者,总有五六十岁年纪,身形佝偻,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
杨熙隐身路旁,让开车驾,发现那车马竟是向着丹府而去。
这二人是什么人?为何如此时节,还敢来丹府拜见?
杨熙心中疑惑,却见车驾一直驶到丹府门口,御者大声喊道:“开门!开门!”
很快丹府角门便打开一道缝隙,一个老仆探头出来,看见是这两个人,忙不迭地便要关门,不防那高壮汉子扑地跳下车来,一把揪住那老仆道:“你还不开门?谁给你的胆子?”
那老仆一脸惊惧,但不知为何,竟没有呼救喊叫,终于还是将那大门开了,那壮汉跟上一脚,扑地将门槛踢倒,直接将马车径直牵入中庭。
看门老仆叫苦不迭,只得从后将门关上,然后便听丹府之内传来激烈的争吵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