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一出,方才放松了点的众臣又提起了点心。
谁不知道,当今天子从小不得先帝宠爱,一直被关在冷宫之中?
若不是其他儿子因为几次动荡死光了,崇安帝也不会想起宁倦来。
皇帝陛下于治国方面的确很有建树,帝师教得好哇。
但帝师自个儿都病病歪歪的,哪能教得了宁倦其他的,陛下少年时期都笼罩在卫鹤荣的阴影之下,蛰伏着装作愚钝,没见陛下在武艺方面有多厉害。
而起陛下还从未参加过狩猎。
这鞑子一看就是提前打探过消息,故意这么说的。
鞑靼本来就与大齐有着累积的世仇,乌力罕带来的使团里还有两个鞑靼将领,与在座一些武将有过交锋。
一个武将当即拍桌而起,冷笑道:“陛下贵为一朝天子,哪能随意与人比试,要比,不如让在下来跟你们比。”
乌力罕看了眼那个武将,脸上带着柔和的微笑,语气诚挚:“这位将军何必激动,我等来自番邦小国,只是想领略一番大齐天子的风采罢了,不知道陛下可愿与我比试一番?”
乌力罕很会放低姿态,话说到这个份上,其他人再激烈拒绝,反倒显得是因为陛下不行,他们才紧张的了。
众人不免皱起眉头,视线纷纷落到高座上神色莫测的天子身上。
陆清则也扭头打量了眼宁倦:“陛下,醉眼还昏花吗?万一输给鞑子,那可就丢大脸了。”
宁倦勾了勾嘴角:“怎可能。”
话罢,他便起身道:“三王子是远客,既想领略大齐的风采,朕自然不会不允。”
说完,淡淡吩咐道:“长顺,备箭。”
长顺躬身一礼,心里冷笑着瞟了眼那群不知天高地厚的鞑子,小碎步跑下去着人吩咐。
因着天子要与鞑靼三王子比箭,便得转移一下场地,长顺让人设了靶子,又备好弓箭,一行人才移步过去,心里惴惴。
虽然瞧不起鞑子,但也必须承认,鞑子就是比大齐人要更擅长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