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清则还在吏部的公文里夹了本奏本,让他不要再插手朝廷里的争端。
这种局面,的确如此。
宁倦出手越有偏向,反对陆清则的人就会越激烈,言官越觉得自己上谏是对的,事情会愈演愈烈。
那些人都不懂陆清则,便那么诋毁他!
宁倦每天都在极力压着杀意,批阅奏本时总是看着看着就气得起来走两圈,才能把火气压下去。
偏生陆清则像是知道他的心思似的,每天上一封奏本警告他。
杀意勉强能按下去,但随之而起的,是心底格外膨胀、愈加明晰的保护欲望。
如果他把陆清则好好地保护起来,这些人就中伤不了他了。
但是陆清则不想接受他的保护,还躲到国公府去。
宁倦抿抿唇,思索再三后,下了一道命令。
隔日,宫里的御令传到了国公府,言国公府年久失修,不便史大将军修养,京郊有一处皇家别院,很适合大将军静养,陛下将别院赐给大将军,让大将军去别院好好修养。
长顺来宣旨时,陆清则也在场,听到宁倦的旨意,生出了几分愕然。
完全没想到,宁倦居然会选择动他身边的人,将大将军赶去京郊别院。
虽然客观上来说,史容风多年未回京,国公府的确因为常年无人居住,腐朽破损不少,亲兵们三天两头就得上房修补修补屋顶,多少有点寒碜。
但宁倦会突然发来这道旨意,显然就是和陆清则有关。
史容风不清楚皇帝陛下和陆清则之间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但也能猜到这道圣旨的真实原因,眉毛一扬,就想抗旨。
陆清则及时按住史容风,低声道:“大将军,京城嘈杂,您老过去了,也能好好养病,对林溪也好。”
自从武国公府宣布找回了小世子,史容风又病倒后,即使称病不见客,也常有人来叨扰,京城这种名利纠缠之地,要当真谁也不见,也不可能。
那些人除了少部分当真关心史容风身体的外,剩下的多半是好奇从未在人前出面的小世子,猜测他到底是什么样,能不能和武国公府攀个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