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玄道祖对众人的反应很满意,目光有意无意扫了一眼秦川,发现他若有所思,心知刚才这些还不足以打动这小子,于是接下来将儒家核心理论“五常”之道拿了出来。
所谓“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在道祖的论述中,每一个字不仅是大道真言,还与金木水火土五行,眉眼口鼻耳五官,五脏、五色、五韵、五方、五味等等相互对应。
讲完理论,他开始以此为基础,展示五常的实际应用法门,“仁者乐山,万众一心可无敌也!”
一句圣言,引来虚空震颤大道共鸣,在场凡有仁心者,皆感觉心潮澎湃,不由自主手握拳头随着青玄道祖的一拳击出,百里之外,一座小山包登时被这看似不经意的一拳化为了齑粉。
秦川见此不由暗吸了口凉气,他看得出来,青玄道祖那一拳其实并无半分力道,之所以造成如此效果,完全是借用了众人之力,他是怎样借助众人之力的?分明是众人的仁心被他引导所致?为什么会被引导?因为他们都信奉儒学!
接下来,道祖又分别演示了义、礼、智、信所衍化道法的实际应用,讲完这些,照例下方听讲的弟子徒孙们可以提问。
“师祖,徒孙也修习道经,为何施展‘仁者乐山’却力量渺小?”提问者正是那位白鹤童子。
“那是因为你儒学未精,对仁之道的领悟不够,若有朝一日修炼大成,一拳之下可使山河崩碎!”
“请问道祖,若不修习儒学,只习道经,是否无法像其它仙诀一样大成?”提出问题的人却是陆元。
“呵呵,陆家小子,你这个问题问的好,信奉儒学,可借天下人之力,只习道经则独修己身,虽可得道成圣,终究世外一闲云野鹤而已!”
秦川听着他们的问答,忽然有种感觉,这些话是说给他听的,只是不知道这种感觉是由何引发。
几个问题过后,青玄道祖说道:“好了,今天所讲,你们回去要好好体会,明日是讲道最后一天,吾将讲授如何以道经为笔,在这天地画卷中…书写春秋,定鼎乾坤!”
以道经为笔?听到这五个字,秦川心中不由一震,他想起了戈武道经构建的天罗地网,想起了青玄道经构建的巨笔,莫非明天讲的是如何使用这只“巨笔”?
回到住处,总觉得心绪难平,忽然元狮老祖的声音响起,“青玄道祖不愧为混元圣人,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你才看过几本书,难道想修习儒学了?”
“我的大道已成,想修习也晚了,不过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儒学的确有许多可以借鉴之处,比如它以治世为己任,与道门出世无为的理念正好相反,同时又暗含了神道的法门,只不过神道信仰的是个体的神,而修儒者信奉的是儒学!”
秦川认可这个说法,因为今天演示仁者乐山时,其实就是动用儒学信仰之力的外在表现,“你觉得我现在若修习儒学晚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