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回头道:“列位臣工,今日周楠正好在此,也算是在场人证,继续说说空明案的事儿,此案已经有些日子了,若不再查清,朝堂未免人心动荡。朕不怕乱,天下大乱,越乱越好。不然,怎么知道谁是牛鬼蛇神?既然你等都急不可耐,那就都说话。”
听到这话,周楠这才恍然大悟。
空明案到现在已经拖得太久了,刚开始表面上看起来仅仅是一桩刑事案。但因为涉及到小万历,大明朝的准太孙,事情就不简单了。于是,大家很自然地怀疑到景王身上。
上次周楠和嘉靖谈话之后,下面的人都揣摩到皇帝的心意,不想因为这事闹得皇家父子反目、西手足相残。案子是得查,可不能查到皇族身上去。实在抓不到幕后主使,随便弄一个倒霉鬼出来交代好了。
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陈洪有心在为王府立下大功,助高拱拿到内阁首辅一职,竟然将这把活烧到徐阶头上去了。
这可是堂堂内阁次辅,处置起来必须非常郑重。
百官又开始对厂卫发难,纷纷弹劾司礼监阻塞言路,一场政治大风暴一触即发。
可看嘉靖皇帝的态度,那就是没有态度,索性来个置之不理。
这下子,内阁、司礼监坐不住了。今日,在袁炜的提议下,大明朝中枢的所有决策人都聚在一起进宫面圣。
嘉靖正在打坐炼化药性,这个时候还怎么坐得住?
但药性一但发作,却是承受不了。于是,皇帝索性就出来行散,让众臣跟着他一边走一边说话。
走到路上,听到内书堂这边闹得厉害。嘉靖的药性估计也发散得差不多了,他年事已高,想也走得累了,索性让大家过来坐坐。
再看众人,也都是额上大汗淋漓,显然是累得够戗。
等的就是皇帝这句话,袁炜立即跳出来:“启奏陛下,此案真凶是谁,要该如何判决,那是后话,如今的最要紧的是先将案件移去刑部。”
“什么是最要紧,真凶是徐阶,铁证如山,不容抵赖。”陈洪打断他的话:“袁阁老,难道这事还有假吗?今日既然大家都倒得齐了,不如议一议最后如何定案,然后奏请天子圣裁。”
袁炜摇头:“陈洪你此言差矣,什么叫定案,又谁来定,都值得商榷。我可从来没听说过厂卫有这个权力,否则还要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做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