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闲臣风流> 第三百一十章 一笔不错的买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一十章 一笔不错的买卖(2 / 3)

这是二百两呢,还是两成,你跟我打什么哑谜?

武新化以为周楠不满意,叫起屈来:“行人,我们那边还有三人,分为五份,一人只占两成股。行人若想多占,须不好跟他们交代。这一成股份就是五百两的净利啊!”

一成就是五百两,两成一千,折合成后世的人民币,都快上百万了,这生意做得。

也不知道是干什么,周楠沉住气,问:“我是朝廷命官职位也低,京城什么地方,有些事怕是力所不及。”

“行人能够做到的,很简单。”武新化何等精明之人,如何看不出周楠听到钱这个字之后眼睛里的神采:“也就是拿一份关防文凭,也方便在大运河上行船?”

周楠:“私盐可是要掉脑袋的。”

“不是走盐,不是走盐,就算出了事,最多也是折点财物,入不了刑。”

周楠:“愿闻其祥。”

“在下和几个同乡想运点钱回淮安去,一共有十条大船,还请行人帮忙。”

周楠大奇:“运铜钱回淮安,一文钱运回家不还是一文钱,反赔进去不少运费,你这不是脱了裤子放屁——多事吗?”

武新化嘿嘿一笑:“行人还别说,这一文钱运回淮安去,扣除各项开销,不说变成两文,一文半还是变得出来的。”

周楠吃了一惊:“如此重利?说说。”

听武新化说完话,周楠才恍然大悟,这是关系到明朝政府的货币政策和税收制度。

原来,中国的赋税自古都实行货币和实物征收制度。每年百姓交纳夏秋两税,要按照实物征收。比如你是种麦子的农民,就得交麦子;渔民则交咸鱼;果农交水果,这叫本色。如果地里的产出不够,则可以折合成现金,这叫折色。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