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们付出的心血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过了半个月后, 温室里那些农户们一担担挑过来的土壤上头, 逐渐冒出了新绿的嫩苗,在这样的寒冬之中,格外讨人喜欢。
陆安珩得了消息,也顾不得外头的冰天雪地, 裹上裘衣便兴冲冲地往庄园赶,想要瞅瞅这些新长出来的嫩苗长势到底如何。
到了庄园,农户们见了陆安珩都是一脸喜色, 赶忙迎了陆安珩往温室走, 口中乐道:“陆大人,您可真是神了,竟然能想出这样绝妙的好主意来种菜,咱们伺候了庄稼一辈子,都只会看老天爷的脸色吃饭, 半点都不会动脑子。”
“嗐, 你这不是废话吗?陆大人那可是天上的星君下凡, 哪是我们这样的凡夫俗子能比得上的?要我说,咱们这些年也攒了些许家底, 不如让孙辈们去念念书,长长见识。不说像陆大人一样能高中状元, 只要能简单的识文断字, 都能比咱们这群大字不识的庄稼汉聪明多了!”
“这话说得对!我家大孙子刚好到了可以识字的年纪了, 正盘算着给他找个先生, 让他多念念书呢。你们家的那几个宝贝孙子也到了年纪了吧?咱们一起把这帮人嫌狗厌的臭小子送去念书,如何?”
这话得到了所有人的回应,在场众人纷纷点头,你一言我一语地定下了这事儿。有那心里早就盘算好了的,就连孩子们的教书先生都物色好了,只等开了年准备好束脩,将自家孩子给先生送去。
陆安珩听着农户们兴奋的话语,再看看他们脸上期冀的表情,心下忽而生出一股满足感来。
这群人如今能对未来充满希望,自己或多或少也有点功劳。改变某些人的命运,让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好。陆安珩当年进京时的设想,如今就这么成了现实。
其实早在玉米红薯出来之时,便有不少人家终于脱离吃不饱,养不活孩子的苦楚。陆安珩都只是听了个大概,并不像现在这样,直观地感受到了农户们的巨大变化。
如今农户们已经开始展望送孙辈去念书了,这要是再早二十年,完全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儿。
其中又有陆安珩捣鼓出了活字印刷术和改良纸的功劳。书籍和纸张的价格降下来了,农户们的生活水平又提高了不少,此消彼长,也怪不得农户们如今已经有了底气说出送孙辈去读书这样的话来了。
陆安珩真心实意地为他们感到高兴。
不论何时,能多读点书总归是好的。后世的口号都是知识改变命运,如今这样士农工商阶级分明的封建社会中,读书不只是能改变考生一个人的命运,连带着他一大家子的命运都能随之改变。
这帮人都是厚道人,陆安珩也希望看到他们的子孙成器,让他们过个无忧顺心的晚年。
陆安珩对人一向大方,一听农户们有这个打算,便豪爽地笑道:“你们既然想着让家中孙辈读书,我那儿倒是有不少先前念书时留下的手札笔记。你们待会儿给我统计个人数,我回去后去书局给每个孩子都印一份,印好了再让人给你们送过来。”
这话简直是贴着农户们的内心说出来的,顿时就让农户们感动得一塌糊涂,来来回回谢了陆安珩无数遍,差点都给陆安珩跪下磕头以示自己的感激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