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浚生也跟父亲商量:“爸,我住院期间,看到了许多人因为白血病死亡。年纪最小的比我还小两岁,年纪最大的也不过四十几,他们苦苦挣扎着求生,可死亡还是降临了。”
不是每个人都像他这么幸运,可以等到自己的骨髓匹配者。
很多白血病人在没有等到骨髓匹配之前,都是靠靶向药和化疗在维持着病情不恶化。
但是化疗会损害身体,一瓶靶向药三万多元,就算有国家医保报销一部分,白血病人一年都要花掉三十万的医药费,有几个家庭负担得起呢?
他有林薇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别的白血病人,只有在病情最险恶的时候,才能舍得吃一片天价药,一天天勉力支撑着,谁都不知道未来会走向坟墓,还是光明。
因此,秦浚生产生了两个投资想法:
①资助国内的药物研发公司,开发廉价的癌症靶向药,尤其是白血病方面的药,以此降低癌症病人的治疗成本。
②资助国内的医药设备研发公司,让癌症基因早期检测设备,可以惠及更多的医院和家庭。
比方说:香港那边就有一家叫做仁和的超早期癌症基因检测公司,可以通过呼吸来检测人体内的癌细胞病变。只是检测一次花费不菲,没几个富豪用得起。
医疗设备和药物的普及,向来都是个社会难题。他希望自己可以发挥一点作用——
“爸,我已经不幸得了白血病。我希望我将来可以做一点事,让下一个癌症的悲剧不再发生。”
……
秦秋云答应了儿子的要求,因此,他请来了合伙人王选林,和他敲定了一些投资项目,主动从自家账户上拿出了20个亿,分别投进了癌症药物研发与癌症检测项目中。
医药开发研究项目——向来是个长期才能看见回报的投资领域,可能要几十年的研发才能回本。短期内就是赔本赚吆喝。
秦秋云是个金融投资学大师,当然明白这一点,他这一次的投资没有任何利润可图。
然而,这是他作为一个父亲,必须要为儿子去做的事。
***
王选林和秦秋云商量完了几个投资项目,回头就去了书房,和徒弟谈了谈人生规划。
窗外的雨不知何起下了起来,师生两人,两壶茶,18岁与48岁,聊的却是生与死之间的话题。
回顾前三个月的人生,鬼门关前走了一遭,真正是恍如隔世,要问秦浚生最明白了什么,那就是由病生悲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