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形容那种感觉。
它比之商君变法后的秦国,显得更具有活力;比之邹忌之变后的齐国,更添几分霸道。
这是张仪由衷的感慨。
身旁这支两百余人的精骑会一直送他们出赵国境内,虽然只有两百余人,但张仪相信,这数百里的路程无论是遇上任何事故,他都
。能安然无恙的进入秦国境内。
他从未见到过如此特殊的军队,雄壮的身躯,气势逼人的甲胄,更重要的是,他能从这些骑士的眼神中看到他们发自内心的自信和那股所向披靡的无畏。
他从来没有见过任何一个国家的军队、能有这支铁骑般的气势。
他更相信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军队,会想和此时的赵军为敌。
在这样的威压之下,又有何人能生出抗拒之心来?
忌惮之感!瞬间涌上了张仪的心头。
列国诸侯们或许还没有意识到,在他们相互攻伐不休时。那个曾强调不与其争的赵国,那个看似人畜无害的赵国、一再强调守土为民、自诩秉持正義的赵国……已经跫然成为了一个不可匹敌的庞然巨物,其背后的野心勃勃,或将吞噬天下。
一念至此,张仪是无奈的、痛苦的,他明知赵王的野心,却没有丝毫办法抑制其成长。
列国诸侯混战不休,齐、楚、燕、韩、魏、秦、中山、宋、越、巴、蜀,而今又有那一国愿意和赵国为战?张仪曾引以为傲的纵横之术、唇舌诡辩,于外交层面上,如今未曾交战便已经彻底败给了赵国。
赵国仿若有一只大手,无形中笼罩了整个华夏,它的对外扩张,它的战争步伐,仿佛次次都能料敌先机般,时机总是把握的那样恰到好处。
今观之列国之争:齐、楚联合宋、越战于秦、魏、韩;巴、蜀之地自乱;中山灭国更是不远矣。
唯有赵国,在混战之中尝尽了甜头,还背上了正義之名。
赵王迎燕国宗室入赵,更让张仪敏锐的察觉到,赵国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布局。ωωw.cascoo.net
借燕国内乱,联赵抗齐楚,张仪乃至秦王嬴驷都以为占尽了先机,待秦国吞并了巴蜀,便是秦人重整山河之日……然而,直至今时他才知道,这一切都是赵国计划好的,赵国早就张开了布袋,等着秦国来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