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都未破前,燕国的朝政大臣们便被齐、赵两国各自渗透了半边天。若他所料不错,一路护卫她们母子的众多卿臣基本全是赵人的间谍。
但她又有什么办法?
伯赢当然希望赵国可以信守承诺,帮助燕国。如此一来,身为前燕王的嫡子、她的儿子姬平就极有可能回到燕国,风风光光地坐上他应得的位置。她也能母凭子贵,成为锦衣玉食手握大权的太后,不用再过这种寄人篱下的生活。
可她也清楚,赵国不是赵王的一言堂,就像燕国一般。有宗室、有文武大臣、他们牵制着一国之走向,他们各自的主张又是什么呢。
伯赢无法左右赵王和赵氏朝臣的想法,但她凭自己的见闻经历思索,一个朝堂上,很难发生所有人都一种主张的事,总会有争执分歧。
这时那个年轻的赵王,看她的眼神突然浮现上伯赢的心头。她将今天旁晚见面时赵王的话语神态,仔细想了一遍。渐渐地,一丝不切实际的希冀悄然袭上了她的心头。
正在这时,一旁的姬平似是吃饱了,朝对面的母后道:“阿母不饿吗?”
伯赢闻声转过神来。抚摸着幼子的发髻,她语气温柔道:“平儿吃饱了,便去休息吧。”
姬平点了点头,起身揖了一礼:“儿臣告退。”便被宫人带着走出了伯赢的寝帐。
看着幼子离去的背影,本来该活泼成长的年龄。堂堂一国之太子,却颠沛流离,不得流亡于他国。
赢随即心中暗暗咬牙,她的母国秦国而今已然是自顾不暇,秦王又如何会顾得上她这个宗女。现在她们母子的希望只能倚靠赵国。
宫人小心地收拾掉残羹,一侧的宫女出声道:“王后需要沐浴否?”
伯赢自顾点了点头。
“奴婢这便去烧水,伺候王后沐浴换衣。”宫女施礼退下。
……洗漱完毕,夜色更深了,伯赢穿着贴身地丝衣,侧躺在卧榻上。
但她没有睡着,心里非常清醒地想个不停……心里胡思乱的想着,赵王会不会晚上过来,她还记得分离时对方的眼神,还有安排寝帐的位置,她总觉得那个年轻的汉子对她有点想法,说不定会就会借着晚上来叙话寻找机会……
尽管国破家亡,伯赢也深知自己是王后,决不能轻易损了清誉。但现今,寄人篱下,就连生死存亡也全在他人的一念之间。赵王若是真的有心,她又如何反抗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