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历史军事>战国从赵王雍开始> 第一百四十二章 滹沱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四十二章 滹沱河(2 / 5)

以赵国现在的国力,可以说,对中山国形成了完全压制。

不过战局也并非是朝着赵国一面尽数倾倒的,赵军此战,若想完全夺得井陉控制权,难度还是相当大的。

之所以说难,是因为中山国对井陉通道的重视程度。

井陉而今虽然对中山已经失去了主要的运输作用,但中山人依旧在他们所控制的东麓,设置了大量的防御关隘。

这些关隘,在堪舆图上用红线标注为了三个据点。

其中第一个据点的位置便在在蔓葭(河北鹿泉),这里也是从太行山东部进入井陉的入口,中山人在那里设立了井陉塞(土门关)。

通过井陉塞后,道路并不会马上变得那么难行,因为在井陉塞的西侧,有一个小型盆地,中山国在这里设置了第二个据点,也是最终扼守井陉通道最重要的一个据点,井陉邑。(井陉盆地、今河北井陉县所在)。

出得井陉邑,沿绵水冲刷出的逶迤山道再向东行九十里,便到了一个罕见的三岔路口。这里也是中山的第三个据点所在。中山国在这里修建了苇泽关(娘子关)。三岔路口却之所以修建一座关隘,乃是因为最南边的一条路除了狭窄难行外,还没有水源;而北边的两条路,各有温水和桃水流过,苇泽关便建立在两河的交接口。

从苇泽关西出八十里,便到了赵国所控制的地域,平坦县(阳泉市)。

其实说起来,整条井陉通道,赵国和中山国其实是一国控制了一半。

若是寻常的几座堡垒,只要切断了山外的补给线,山内的中山军便如同离水的鱼儿,蹦跶不了多久。

然而因为井陉邑的存在,使得赵军就算是切断了中山军的山外补给,三个据点依旧可以自给自足。

……井陉通道在太行山西部的出口在榆次(今山西晋中),距离晋阳仅仅十数里之遥,赵国在那里建造的关塞名为凿台关(魏、韩杀智瑶于凿台)。

从凿台关往东、太行腹地平坦地带,赵国有两个较大的城邑、仇犹县和平坦县。

这也是中山国在失去这条通道的作用后,还牢牢把持东部关口的最主要原因。

因为中山国,若是失去了井陉的制控权,赵人将很容易从晋阳出兵,穿越太行山脉,将其逼入滹沱水以北。

赵人和中山人,在井陉内部发生的争斗百年来,都不下十数次,然而鏖战百余载,赵军始终未能彻底拿下井陉。

可谓是,蔓葭易得,井陉难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