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孙小平记忆力和理解力都相当好,尤其是精神力出众。
全神贯注之下,倒也一字不漏地将杨院长所说的内容记了下来。
等到把所有地银针收好以后,杨院长接着又跟孙小平谈起了认穴位的功夫。
“针灸第一要诀,就是要认穴位,必须要精准,否则扎针地时候就会扎偏,从而给患者带来不必要地痛苦。
总体来说,一般人地穴位好找,但是对于瘫痪病人来说,就有些困难了。
因为瘫痪病人的双腿的肌肉萎缩,基本没有什么感觉了。
给他们扎针,你得找准穴位才行,这就是要考校平时基本功扎不扎实了。”
杨院长慢慢地说着找准穴位地技巧和注意事项,尽可能地详细。
他慢慢地说道,“一个穴位一个穴位道的去记忆,确实很麻烦,而且人身体上地穴位这种东西并不是死的,固定在一个位置上,而是随着时间的变化,甚至是季节的影响,人体的经络穴位的位置也有相应的变化,而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样对于医生正确地认定穴位地影响就很大了。
因此想要学针灸,除了背诵经络穴位图纸之外,子午流注是必修的课程。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实际的经验,却是上承师门所授了,基本上都是医家各门派的不传之秘。
杨院长行医一辈子,自然也是有一些自己独到地要诀的。
不过他并不打算让孙小平学这个,孙小平是内劲高手,他使用的应该是内家针法。
他有些遗憾地说道:“徒弟,为师行医一辈子,被别人称为杨神医,可为师有自知之明,神医称号,为师还受不起。
因为师傅我行针还是普通地针法,不是内家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