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祥归岗,工部侍郎蔡信格外欣喜。
“你终于回来了!”蔡信在工部召开的欢迎会上道。“你不在的这两年多,可把师叔忙了个七荤八素!”
众同僚也纷纷道:“欢迎蒯大人!”“欢迎巧鲁班重操旧业!!”
蔡信道:“俗话说赶得早不如赶得巧。廷瑞回来的正是时候,有一件大工程正等着你做呢!”
“什么工程?”蒯祥问,他也一心希望马上投入到工作中去。
蔡信道:“还是让吴大人来宣布吧。”
工部尚书吴中咳嗽一声,道:“我朝北迁已经一十四载,五府六部衙署至今仍然分散于各处。今上刚刚批准内阁的建议,统一修建五府六部衙署。”
“都城未决,此时修建五府六部衙署,是不是早了些?仁宗皇帝不是说过,都城还要迁回到南京去吗?”刚从家乡返回的蒯祥尚摸不透朝廷当下的心思。
吴中道:“太宗皇帝和仁宗皇帝的陵寝都在此处,用脚趾头也能想明白,这个都城他能轻易放弃吗?”
“这个……倒也是。”
“眼下虽说是都城未决,”吴中道。“可圣上已有明谕,迁都之事暂缓。五府六部是朝廷的重要办事机构,必须及早安顿。退一万步讲,即便将来都城真的迁回南京,按照两京制的规矩,这里也是陪都,五府六部衙署也必须齐备。”
“明白了,”蒯祥道。“您就说怎么干吧。”
吴中道:“太宗皇帝定都北jing之初,利用旧有官舍做各衙门办事处所,散处于城区,杂然无序。这一回所有的衙署要统一修在大明门北侧。蒯大人,你既然回来了,执掌营缮司,五府六部衙署的设计你就当仁不让了。”
“下官定当殚心竭虑!”
“何时能拿出图纸?”讨论进入实处。
“两月之内。”
“好,我等你的图纸,然后奏明圣上,立刻开始施工。陆大人!”
陆祥:“陆祥在!”
“施工仍以营缮司为主。你是营缮司员外郎,你协助蒯大人,共同将工程做好!”
“谨遵大人之命!”
蒯祥一俟接下任务,便开始没日没夜地鼓捣图纸,白天在营缮司搞,下班回到家继续搞。这天他在家中的书房里对图纸进行又一遍的修改,蔡小芹在一旁做针线。
从南方老家回来后,蒯家的住处稍做了改建,加盖了几间屋子,增加了书房,挨厨房单设了饭厅,堂屋也更宽敞了些。毕竟添了人丁,身份也与早前不同了。
张顺走进:“老爷,外边有个姓徐的新科进士求见,说是您的吴县同乡。”
蒯祥思忖着。“新科进士,姓徐?我不认识这么个人呀?”
“那我回了他?”
“等等。既然说是同乡,就让他进来吧。”蒯祥将图纸推到一边。
片刻后,张顺引领一个身材矮小的儒生走进屋。
儒生朝蒯祥拱手道:“蒯大人,别来无恙?”他转向蔡小芹。“这位是嫂夫人吧?救驾的女中豪
(本章未完,请翻页)
杰,晚生早有耳闻。今日在此幸会!晚生有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