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苏低落了好几日, 她不是未经历过与其他伙伴朋友的离别,但李妄似乎不同,具体哪里不同却说不清楚, 心里空空落落的好似丢了一块,是其他东西再无法填补的。
又仿佛故事才刚刚开始,却忽然被打断,不知未来走向, 不知终点所在。
幸而春考将至, 课业逐渐繁重起来,令种苏无暇多想,而再过一月, 李妄的信如约而至。
录州至长安路途遥远, 算算时间, 李妄快马加鞭, 回京也需至少半个月,如今却已来信,想来是一回京便立刻写了信来。
信中先致歉他的突然离去, 望她谅解。路上一路平安,双亲病情有所缓解, 痊愈尚需要一些时间。又说本想离开前再登门向种父种母辞别, 奈何事发仓促, 还请代为向种父种母言明并告罪一声。又问种苏东西是否收到,鱼儿是否酥脆……
信末最后说, 录州是座奇怪的城, 令他停留不过数日, 但刚刚离开便已开始想念, 回京后思念愈甚……
信足足写了两页。
平日里李妄与种苏在一起时, 虽不寡言,但也并不多话,往往种苏说的更多,想不到写起信来,竟洋洋洒洒如此多言。
种苏看的笑起来,那字里行间仍是熟悉的味道,仿佛人就在眼前。
种苏卷好衣袖,坐于桌后,铺开笔墨,腰背挺直,神情肃穆,提笔运气……
一刻钟后,憋出了两行字。
种苏塌下肩膀,万万没想到,书信竟如此难写,比考试还难……李妄怎能写那么多?!
不过这是自己人生第一次与人写信,能写出两行已算不错,不要苛求罢。种苏点点头,满意的停笔。
接着取来信封,仔细封好,按李妄提供的地址写好,寄往长安。
自此以后,录州与长安便从此多了道看不见的索桥,种苏在桥的这头,李妄在桥的那头。
北雁南飞,冬去春来,花儿谢了又开,一晃两年过去。
李妄的信从未间断,鸿雁传书并不是件容易事,往往又慢又容易丢失损坏,李妄的信却从来准时而完整,从未丢失损坏过。
种苏已渐渐习惯每月收信寄信,也渐渐学会书写诉说。
信中一个讲述长安风俗名胜,学业进度,家业前程,一个讲市井奇闻异事,民间怪谈,家中趣事……虽看似是截然不同的东西,却皆是两人各自琐碎而真实的日常生活。
种苏愈发憧憬与喜爱那曾经只存在于“传说”与书本中的长安,且越来越具体化。李妄则非常喜欢听种苏说那些生活趣事,每每在信中让她多说一点再多说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