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之行已经确定人选,萧炎陵自然不去了,不过他出面引荐了一位谋士。
皇帝御书房内,“皇叔,您介绍的这位谋士是何许人也?”
“陛下可是不放心?”萧炎陵坐在茶几前,慵懒的靠着,一副“皇帝你是不是怀疑我”的神情。
“呵呵,朕自然不会怀疑皇叔的眼光,就是,不知道他能不能抵得过萧丞相派的人。”暗自抹了一把冷汗,他可不敢得罪这位皇叔老爷子。
“对于萧宜城,陛下以为如何啊?”
“嗯,他与皇叔似乎有些相似之处,不过,朕觉得,他有点阴沉。”
不好相与的样子,虽然封他做了都尉,可皇帝还是不太喜欢他,也不是他有多讨厌,就是因为他是萧丞相的人,就喜欢不起来。
萧炎陵嘴角扬起,“陛下,他可是你我的姻亲呢?”
“什么?姻亲?不是萧氏一族的外室吗?”
“那陛下可知道那外室是谁?”
皇帝眨眨眼,一脸莫名。
“说来话长,臣也是近来才知道的。”萧炎陵一扫慵懒,端正身子,正色的看着皇帝。
皇帝见他一本正经起来,也不由得紧张。
“在九十多年前,我玉箫皇族曾有位公主远嫁西宁。”
“哦,那我知道,在本朝史书上看到过,那位公主是太上皇最喜欢的女儿。因为要跟西宁签订百年合约条款,也表示真诚,就两国连姻来着。”皇帝熟读史书自然也是知道的。
萧炎陵喝了一口茶水,继续说道:“本来吧,都那么久了,谁知道谁呢?可就是,偏偏出现了几个让臣感到疑惑的人,于是臣就花重金派人去西宁查探了一翻。”皇帝瞪大眼,不敢置信的看着他。
“皇叔,您可真厉害啊。”居然能把手伸到西宁。
“咳咳。小意思,不要再打断我。”这种事情,有钱就能使鬼推磨了。
“哦哦哦,皇叔,您继续。”皇帝不好意思的笑笑。
“签订百年条款后,西宁确实安定了几十年,直到公主驾鹤西归,她的儿孙们也是很听话的,没有违背他们老一辈的规矩。”应该是公主教育的好,西宁史书记载的都是这位西宁皇后兼太后的善举政绩。她不但帮助西宁摆脱贫困,还建造了书院,培养当地人才。每次在进贡玉箫的贡品上也是分毫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