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是气糊涂了吗?
怎么向着刘明遇说话?
皇太极长长叹了口气:“还真以为我怕了他,我们大金勇士是不可战胜的,来人!”
“汗王!”
“传本汗金箭王令,命令八旗各部,抽调精锐,向双河卫城集结,他要打,咱们就打!”
经过两年多的恢复,满八旗已经补充上了八旗的编制,凑一凑,六七万人马还是可以凑得出来的。
现在的皇太极虽然没有拿到刘明遇的野炮,但是通过从关中劫掠而来的工匠打造,以及从明军手中的抢来的大炮,足足有两百多门,而且秘密储备了一万五六千斤火药。
如果说火炮给了皇太极勇气,其实也不全对,因为他有粮食。
当然,这些粮食并非皇太极全部买的,而是自己种的。、辽东在明朝得到大力开发,特别是辽南四州,最多的时候,开垦了三百多万顷土地,有一次北直隶大饥,朝中大臣上奏朝廷,请调辽东之谷以赈济饥民,虽然没有调成,但是也证明在经过两百年经营之后,辽东已经变成千里沃野。
虽然经过了努尔哈赤与他的疯狂屠杀,将辽东的沃土千里变成了废墟,可是,底子仍旧在,想要恢复,也不是太难。
就像刘明遇一样,他在辽南开垦良田,其实非常容易,将雨水冲刷填平的沟渠,按照原来的走势挖出来,就形成了良田。
在刘明遇占领辽南之后,皇太极就集中感觉到了危机,他无力把刘明遇在辽南赶走,可问题是沈阳距离辽南实在太近了,特别是最北边的广宁,距离沈阳只有四百多公里。
如果刘明遇想要发起给沈阳的进攻,以刘家军的行军速度,最多七天,他就可以率领刘家军抵达沈阳城下。
在这种情况下,皇太极还怎么能睡得着?为了避免刘明遇有事没事打他一顿,他就将发展方向和重心放在双河卫附近。
双河卫在后世有一个响亮的名字,让人闻之色变。
那就是发配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
双河卫其实指的就包括宁古塔。皇太极利用了双河卫原来荒废的土地,没费多大的劲儿,就整治出了一百七十余万亩良田,种田的人也是从关中抢过来的。
在皮鞭的拷打之下,皇太极通过各种在渠道,购买到了土豆、红薯以及玉米的种子,这些种子被他用重金买来,一口气种了几十数万亩的玉米、土豆和红薯、麦子,种子居然是从大名府、北直隶流出去的,而且是属于二代种子。
有人说后世的种子带基因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