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郑家也不是没想过建这么一个石头堤,但太难了。”
他望着远处劳作的民夫、大堤的雏形,面上还有几分感慨:“数次有族老提起,但数次都不了了之。”
“如今已经动工,更是能看到原先没料到的诸多问题。”
“这沿河两岸几十里、上百里的石头堤,怎么也得修好几年。”
和珅点点头,表示认可,但随即话音又是一转:“但是要毁了这么一个大堤,又要多久呢?”
郑谌愣住了,似乎没想到和珅说的这种可能。
“这……这……只消三四人,一人望风,另两人手持锤、凿,于水势浩大之时凿开堤坝……”
或者一个人用火药炸也可以。
想明白这些,郑谌有些语无伦次起来:“应当不会吧?他们的地也在堤后边,要是堤没了,那些人的地岂不是也要被淹?”
虽然现在有许多人吵着、闹着要买地,但要是坏了这大堤,他们估计也是不会愿意的。
因为那些人的田也在大堤之后,他们也享受着打坝淤地的好处。
要是把大堤毁了,不光手里的斥卤田没个好,原本那些好田也要被大水淹了。
和珅一直皱着眉头:“郑老,你可莫要小瞧别人,有的人蠢起来,可根本想不明白他们的做法。”
“况且,那些人既然去朝中寻了人,为他们做主,那之后的事估计也不是这些蠢货能预料的了。”
郑谌一下子明白了,缓缓吐出四个字:“骑虎难下?”
“不错。”
和珅点点头,那些乡绅大户最初的目的可能就是在朝中找个说得上话的人,让他们帮忙,改掉不许买地的告示。
只是当京城中的诸多官员也得知了这么多良田之后,顿时如闻到了腥味儿的鲨鱼一般,一块凑了上来。
请神容易送神难,现在的大户们不只是自己往前走,他们背后还有人不断地推着他们,如此便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有时候朝廷的官儿负责冲锋陷阵,可有时候这种情况也是能反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