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不拙背着书箧停在淮安城门前时,被眼前景象惊得怔了怔。
只见城门紧闭,一队守门的城卫兵刃齐出,脸色在桐油火把光芒映衬下,阴晴不定。
“什么人!”
见他接近,便有甲士扬刀喝问。
远行归来的徐不拙上前递上名籍,疲惫道:“淮安徐堪,请诸位开门,放我进去。”
甲士接过名籍,借着火把光芒看了看,随后又仔细打量了这风尘仆仆的少年几眼。
“嗬!是徐三首徐大才子!”
边上又有城卫打量徐不拙几眼,点头道:“是他,我认得。”
城卫们这才松了口气。
“这就当年那神童?听说县府院三试都考中案首的徐三首就是他?”
“可不是?不过徐三首的名号并非这么来的,据说他连写《饿骨》、《冻殍》、《大鼠》三首诗,讽刺时政,这才人称徐三首。”
“人说他才高八斗?我看倒个自命清高的书呆子……”
城卫毫不掩饰地议论着,其中一人对徐不拙阴阳怪气地道:“徐大才子,我等奉命守城,若夜间私开城门被哪些奸人溜进去可担当不起。”
又有人问道:“徐大才子,这次到洛华郡第四回乡试可考中举人了?”
徐不拙脸色一白,另一人又道:“只怕是中了,徐大才子若中了举人,我们位卑权轻,可不敢拦您啦。”
几人早知徐不拙名落孙山,却是故意讥讽。
“是谁给你们的底气?”徐不拙形容疲惫,但话语掷地有声。
城卫一愣,不由自主便道:“没,没谁。”
“死灰亦可复燃,我徐不拙年方弱冠已连中三案首,你们就断定我会止步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