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年一老头吵吵闹闹了一路,听得朱文正又探头一次,嫌弃他义父吵到了他耳朵,他们才来到官学。
因为刘基将“文斗”的地点放在了南京官学,南京官学中上擂台辩论已经成了一种时尚,所以搭建擂台的速度非常快。
官学教学气氛较为活泼,老师们见有乐子看,当即停了一天课,让学生们都来观摩,认真倾听并写出一千字以上感想。
学生们脸上的兴奋神情立刻消失了。
国子监的先生们也好奇地过来围观,听了官学老师们的话之后,也立刻给国子监的学生们加了作业。
国子监的学生们:“……”为什么也是一千字?以前先生从不规定字数啊!
朱元璋给自己放假,朱升、季仁寿两位老先生当然来官学逛逛,就像是现代许多大学的退休老教授一样。
他们俩看着那个脸色有点黄黑,贴着滑稽八字胡的“陈炜”,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是标儿吧?”
“是标儿。”
“标儿不是爱出风头的人啊?”
“看见那个笑得一年阴险,和刘伯温那老小子一个模样的小子吗?”
“哦,刘琏啊,肯定是他怂恿的。”
“你儿子不阻止?”
“宋璲都阻止不了,我儿子奉行的是中庸之道,不会主动反对。”
“你管这个叫中庸?”
季仁寿和朱升对视一眼,然后让人换了一杯温热的茶,捧着杯子乐呵呵看着满脸苦相的标儿被人架到了擂台上。
哪家长辈不喜欢看自己最疼爱最看重的晚辈“表演才艺”“惊艳四座”呢?
朱标看着擂台下乌压压的学子们,露出一个疲惫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