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正最先沉不住气:“四婶,标儿的名字……”
马秀英叹气:“用了十几年了,标儿不想改,就先用着。我回去找几个相师算算。”
马秀英找过相师算命,这些相师无一例外都是骗子——他们都说,标儿的相貌福大命大,一看就能位极人臣,运气好还能赶上科举,当个状元;运气不好也能当个富商。
这不都是扯淡吗?!
我儿子是太子,是未来皇帝!
陈英想着朱标“抓阄”的时候呆愣的模样,道:“干娘,那个‘棣’字有什么说法吗?标儿为什么会愣那么久?”
马秀英摇头:“不知道。不过标儿认为有必要告诉我们,就会立刻告诉我们吧。”
她拍了拍一脸担心的朱狗儿的头,道:“先收拾东西,然后回去休息。你们明日还得忙公务,可不能晚睡。”
几人虽心里很焦急忐忑,也只能随马秀英的吩咐做。
脑子最灵活的李文忠望向朱标和朱元璋离开的方向。一直沉默的他已经猜到了朱标呆愣的理由。
标儿能预见未来。但标儿预见的未来,仿佛是从“书本”中看到的一样,并非真正的预见,所以也会有许多疏漏。
比如标儿对舅舅的了解,只有“后人评说”;对朱太子的了解,只有“那个倒霉的早逝的太子,叫什么都没人关心”。
这些完全就看史书一样,只会关心几个有名的皇帝,而且就算是那几个皇帝,看史书的人也只会记住庙号年号,不会特意去记名字。
如果是早逝的没能登基的太子,就只剩下“太子”这个符号了。
但标儿不知道“早逝的倒霉蛋太子”叫什么,却可能知道“洪武皇帝”之后的皇帝的名字。
标儿嘴中也曾经冒出个“永乐大帝”的名号。
只是他们都不关心、也不乐意听到那个代替了标儿的新的大明太子是谁。再加上他们很有默契的不主动询问标儿口中的“未来”,以免标儿泄露天机,遇到祸事,所以他们都没有问。
永乐大帝。
既然后世评价其为“大帝”,那他肯定很有名,姓名被大部分人所知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