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历史军事>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 第156章 常遇春带孩的原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6章 常遇春带孩的原因(3 / 8)

陈理:“噗嗤……”

明升瞪了陈理一眼,红着脸道:“我是被常元帅救了,不过我没哭!是我娘求陛下,让我跟随常元帅。”

明升的母亲彭氏是一个很有远见的女性。

明玉珍占领巴蜀,自立为帝,国号大夏,定都重庆后,很快就遭遇屯田元帅常遇春的练兵“打野”,不堪其扰,迁都成都。

那时彭氏就劝说明玉珍,明玉珍既不愿南征,也不愿北伐,就想守着巴蜀偏安一隅,但他们想偏安,有一统河山志向的人绝不会让他偏安,不如选择其一投靠,还能换得后人富贵安稳。朱元璋与明玉珍同出红巾军,实力强大,又得民心,投靠朱元璋最为合适。

但明玉珍以一介乡野村夫自立为帝,正飘飘然,哪肯听妇人之言?

后常遇春继续一边屯田一边练兵,让他的疆土少了一半的时候,他才稍稍清醒。

他写信试探朱元璋,试图与朱元璋商量,自己能不能成为占领巴蜀的“藩王”,朱元璋完全不理睬他。

明玉珍明白,朱元璋不会对他手下留情。

他试图打退常遇春,但麾下将领个个都在拖后腿,意见不统一,他又不肯亲自带兵出征,怕被下属背刺,最后生生把自己气病了。

彭氏再次劝说明玉珍投降朱元璋,明玉珍终于意动,但他有个朴素的愿望,就是不当亡国皇帝。

明玉珍给明升、彭氏留了遗旨,让明升一登基就投降。

但明玉珍有声望,他可以率众投降;明升当时还是个十岁孩童,他说投降,谁会听他?

于是彭氏悄悄送信给常遇春,让常遇春来接应他们。

彭氏并不在乎大夏如何。只要常遇春能把他们母子二人安全接走,之后巴蜀是降是乱,就和她没关系。以朱元璋气度,应该不会迁怒他们孤儿寡母。

之后明升果然被下属吴友仁挟持,幸得常遇春千骑入成都,将他解救。

那之后,明升就十分崇拜常遇春。

因明升年纪小,又刚登基就投降,投降时还拿出了明玉珍的遗旨,以说明明家早就想投降,只是明玉珍将死之人,想要过一把皇帝瘾,朱元璋便对明家不怎么提防。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