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
“没错,我的导师跟我说,你的中文很好,对中国文化也很有兴趣,看来没错!我是柳百成,来自麻省理工,这次受托过来给你面试。”
正如卡特对他的兴趣极其旺盛一样,柳百成也对这个下意识就能使用中文流利对答的美国人充满好奇。主动伸出右手,卡特连忙握上。
“你好你好!我是卡特·布来克,我实在没想到,耶鲁派来的面试官居然是个中国人。柳先生,你...不对啊,麻省理工...你是耶鲁毕业生吗?”
除了华人的身份外,对方身上的槽点简直多到卡特一时半会连吐都吐不完的地步。主动提上对方的行李,其实就是一个小箱子...
卡特一边领着对方走出机场,一边问道。按理说,耶鲁毕业,然后在麻省理工进修或者任教什么的,也不是说不通。
可问题是,一般这种情况,对方的介绍应该是“我是耶鲁xx届毕业生或者校友,现在在麻省理工工作或者学习”,基本不太可能是对方口里的“我来自麻省理工”。也就是将耶鲁校友的身份,放在自我介绍的首位。
“不是,我其实是来做访问学者进修的。初到美国时,我和我的同伴们在乔治城大学加强英语;三个月后,我去了威斯康星大学。一直到两个月前,我才转去了麻省理工学院的材料与工程学系学习。”
客气地道谢后,柳百成跟在卡特的身后一边走,一边自我介绍道:
“听说耶鲁大学是一所偏文科的大学,而我是理工科。我,其实也不知道面试应该注意什么...哦,对了,我说的文科,在你们这应该叫社会科学或者人文科学,你能理解吗?”
“理解理解!”
这能不理解吗?咱曾经高考的时候,文理还没分科呢!
在心里暗暗吐槽一句后,卡特听到了对方话语里的关键名词“访问学者”!
“柳先生,你刚刚说,你是访问学者?所以你其实不是美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