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想想,原版的成本那么高,李易之前以为是在了布景上面,可是现在想想,想来应该更多的是费在特效这一块。
可是往往人们对孩童和对老人的态度却是截然不同的。
也就是说制作cg的时间会非常之长。
我们首先需要做的是,收集男演员的各种表情,再把这些信息放入不同的3d模型中处理,创造数以千计的角色人物模型。这样,就可以凭借3d立体技术和实时图像,把各个演员的表演连缀在一起,让观众看不出其实换了演员。观众的印象是,老年本杰明的一举一动,每一个细微表情,都是男演员在亲自表演。这种技术叫“表情捕捉”技术,这种技术很成熟,当然,我们在之前的其他项目里面也运用到过,只不过不同的是,其他的项目,大多时候,并不是需要真人真脸,所以你的要求,难度会更高。”
当然,如此,很多分镜头脚本就要重新做了。
事实上,拍摄的时候,依然还是需要人来演,只不过,这会儿就真的只是保证其他演员演起来更自然一点。
听完麦克·金的话,李易眉头却是不由地皱了起来。
这些都是需要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金钱的。
可以说特效同样的也涉及到了五八门。
毕竟,按照麦克的说法,那么本杰明的演员,基本上只有在最后的那一段时间里面才会真正的全身出镜,而电影大半的时间,都会是cg头像和真人身躯的组合!
“举个简单的例子,本杰明最初是个矮小的老人,单把成年的男演员变矮是无法让观众相信那是同一个人。”麦克·金又说道。
特效技术也不是凭空而来的,和其他的技术研发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
“可以这么说!”麦克·金点了点头。
为什么这么说?
现在看来,那些特效镜头,真的是太逼真了,逼真到你不说出来,甚至几乎很难有人能猜的到。
因为这和他之前想象的可以说完全不同。
有说这个故事会让人不禁思考,纸醉金迷的年代,人的一生中什么才是更重要的?
还包括当我每一次回看的时候,都能从新的角度发现全新的解读,我想这是一部电影、一段故事、一部经典深入人心的最大秘密。
回到《返老还童》这部电影,如何让英俊高大的主演变成沧桑干瘪的老头成为了本片能否征服观众的前提!
因为这个事情,李易提前来到北美,见到了金塔特效公司的负责人麦克·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