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潮州府被明军占领,其西边的惠州府一举变成了前线。</p>
负责镇守惠州府的清军总兵一日派遣三批快马使者往广州府求取援军。</p>
但哪里还有援军敢再派,在朝廷派遣的援军到来之前,吴兴祚决定死守广州不出,粤东其余州府的安危,他现在是想管也管不了了。</p>
除了吴兴祚惶恐不安之外,潮州府和嘉应州失陷之后,江西巡抚宋荦也是大为惊慌。</p>
本来福建邵武府被明军占领后,他已经在闽赣交界处布下了重兵防御。</p>
眼下广东与江西接壤的嘉应州也被明军占领,这让本就兵力不多的江西变得有些捉襟见肘起来。</p>
好在伪清朝廷的反应还算及时,在将马仪为首的明郑使节团一行处理干净之后,康熙皇帝立马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调兵遣将。</p>
上次杰书率领的朝廷大军是由江南和直隶山东等地的驻军组成,可惜连续三场大败,近十万大军损失殆尽。</p>
这次康熙皇帝将援兵的范围圈定在了云贵川广西和湖南湖北等中部省份。</p>
距离更近,兵力充足,在康熙皇帝的意志下,这些省份的军队开始迅速地集结、开拔、最终会合。</p>
这次主攻的目标放在了广东。</p>
康熙皇帝这次学聪明了,他清楚福建的地形对防守方的优势有多么巨大,这在上次杰书的败仗中体现的淋漓尽致。</p>
这次他亲自下旨给领军的将领,要以潮州府和嘉应州作为主战场,源源不断地消耗明军的有生力量。</p>
人口众多、兵员充足的大清没必要非寻求一次战略性的决战,明军的战斗力摆在那里,想要在大规模决战中战而胜之,且不说能不能成,只是想想要付出的代价就足够让人犹豫。</p>
康熙皇帝之前一直想尽快消灭明军,犯了急于求成的错误。</p>
痛定思痛之后,他决定一点点地消耗明军的力量,比拼底蕴,做持久战的准备。</p>
这次负责统领清朝援粤大军的仍然是一位皇族亲王:安亲王岳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