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林真顾凛还有陈幸和王钦黄玉文道别,拿着包袱去自己租好,并且已经于昨天收拾好的房子。
陈幸租的房子离林真他们的房子不远,才一条街道的距离, 在街道口那里跟他们道别。
林真问他:“想好是要找夫子还是在家中自个儿温书了吗?”
顾凛和王钦黄玉文都在淮山书院念书, 唯独陈幸, 之前考中童生之后就回安远镇继续在徐夫子那里念书, 考上秀才后又因为家贫不能到府城找个好一点的夫子, 现在淮山书院招学子的时间已过, 他在这儿就有点尴尬, 要么只能找外边的夫子把这两个月的时间过渡一下,要么在家中自己温书。
但自己温书和有人教导还是有所差距的,毕竟能教导秀才的都是举人, 他们都经历过乡试,亲手答过题卷, 能给学子传授一些注意事项。
陈幸摇头:“还没有做下决定, 我先看看周围有没有老举人办的学堂。”
“嗯好, 有什么事儿别想着会麻烦到我们, 尽管来说,平日里也要注意些安全。”
“谢谢林叔。”
陈幸背着自己的包袱往他租的房子走去,林真回头看着顾凛,“走吧, 咱们回家。”
租的房子在巷道的中段, 前后左右都有人居住。
林真和顾凛刚走到房子门前,还没开门, 旁边屋子里的中年妇人正好提着篮子出来, 看见两人热情地打招呼:“夫郎也是陪郎君来念书的, 以后咱们就是邻居了。”
“……”林真没想到继元宵节灯会上那个卖灯笼的小贩,又有人把自己和顾凛的身份认错了。
他连忙道:“我是他叔,陪他来考乡试的,娘子这是要去买菜?”
妇人没想到自己闹了个这么大的乌龙,连连道歉:“实在是不好意思,我看您实在不显年纪,还以为……”
“是我冒犯了。”
“无碍,一回生二回熟。”
错把人家叔侄认成夫妻,妇人别提多尴尬了,跟林真简单交换了姓名提着篮子便走了。
走着走着她忍不住回头看了看那对叔侄,心头道,也不怪自己把人认错,那哥儿和小子实在是生得好,虽然瞧着相差了几岁,但再合适不过。
而且那郎君居然是考乡试的秀才呢,可真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