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皱了皱眉头,这事情跟朱林有什么关系?
“太子,你这是何意?”
朱元璋确实没有想明白,为什么朱标会这么说话。
“儿臣没有什么没意思。儿臣先告退了。”
说完,朱标就离开了。
朱元璋皱紧眉头,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最近的太子真的是越来越奇怪了。
不过,眼下最重要的是公务,朱元璋没有去管那些事情。
而离开之后的朱标,回到了东宫,第一件事情就是喝酒。
太子妃常氏本来在查账,听到人说太子回来之后,就一直喝闷酒,眉头不由皱紧了。
她向来了解太子,既然他回来喝闷酒,肯定是跟宫里的事情有关系。
就是不知道,这一次是谁的话让太子心里不舒服了。
“娘娘,我们不去看看?”一旁伺候着的丫鬟问道。
她是太子妃身边的老人,从小跟着太子妃一同长大的。
太子妃常氏摇头,手下依旧再不停地打着算盘。
“既然殿下想喝闷酒,那就有他的理由。我们过去,没准还会挨了骂。”
丫鬟不解,直到不久后有人传来消息,原来侧妃吕氏擅作主张,跑去找了太子,反而被呵斥了。
“娘
娘真是料事如神。”丫鬟激动地说。
“料事如神?”常氏直起身子来,手指下意识地摸了摸小肚子。
虽然太医也说,是因为她的日子太短了,又太过于操劳才没了这个孩子。
可是,常氏心中有个声音不断的告诉他,根本就不是这样的。
是吕氏送来的那碗汤。
要不是律师的汤,她的孩子也不会失去了。
“娘娘,您别伤心了。”丫鬟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小声的安慰道。
“说不伤心是假的。毕竟是我肚子里的一块儿肉。”常氏叹了一口气儿,“算了,就故去吧。这孩子跟我没有缘分。”
常氏安慰自己,反而让身边人更加的难过了。
“娘娘。”
“好了,赶紧查账,这边忙完了,我还得去找一趟太子殿下,最近我们宫里的开支太多了些,现在殿下手里的铺子都没有怎么赚钱,长久以往下去,会坐吃空山的。
得让殿下学会开源节流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