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眼中文学作者的创作好像就是一挥而就的。
实际上在这个“一挥而就”之前是需要有大量准备工作的。
就跟曾经高考时候写作业的时候一样,对于这些参赛选手而言首选第一步应该要做的便是“审题”。
不管是着重审视组委会给出的“态度”二字,还要进一步确认自己接下来创作的大致思路方向,还有表达方式,再加上核心想要表达的思想!
好在百花杯面向的群体都是年轻人。
而对于年轻人的要求自然是要放宽不少的。
说是说诗歌大赛,但其实在诗歌的形式上却并没有限制死,既可以选择走古诗词的路子,也可以走现代诗的路子。
一开始百花杯举办的头两年还没有不限具体诗歌体裁,是硬性要求参赛选手写诗歌,并不允许以现代诗这种更加自由载体的。
奈何形势比人强。
大片大片的参赛选手直到两个小时的比赛时间结束都写不出个所以然来,大片大片的参赛选手无可奈何交出了白卷,大片大片的参赛选手对百花杯失去了兴趣不再参赛。
这一幕幕让组委会开始“认清自我”,这年头要求青少年写出诗歌体裁的作者出来,还要是限制人家两个小时以内,实在是太过于强人所难了。
再加上与国际接轨后国内对于现代诗的越来越普及,自然而然在某一届开始便放开了整个诗歌体裁了。
当然组委会也欢迎能有写得出优秀诗歌作品的参赛选手,退而求其次写出来一篇不错的现代诗也是很不错的。
基本上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还在思考阶段,周游也不例外。
只不过周游的“也不例外”还是跟其他参赛选手有所例外的。
因为他此时在全力搜索着自己记忆力的所有优秀经典诗歌,包括曾经求学时候学过的古诗词,也包括
。系统奖励的优秀现代诗名单。
说实话,“态度”这个主题还是十分宽泛的。
只要不是瞎胡扯都不可能会出现“跑题”的情况,看来组委会在选比赛主题的时候也是下过苦功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