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人对三国的了解最多的还是三国演义。
虽然董良对于三国志等相关史书也翻阅过,但是不得不承认,更加深入人心的还是三国演义里留下的印象。
三国演义,本就尊刘,至于孙权,多少就有点配角中的配角的意思。
但是三国演义妙就妙在不完全的脱离现实。
传唱度比较高的人,在三国的历史中也往往能找到原型。
而董良通过和孙贲孙辅交流之后,就发现了一个平时没有怎么注意到的人物。
那就是中郎将孙静。
“孙皎的父亲孙静,跟随着孙坚一起起兵,帮助孙策夺回父亲的基业,今天孙权的三世基业,不说有一半儿是孙静的功劳,但有个三成也差不多。”
董良一边回忆着,一边给马良进行解释。
“从孙氏兄弟口中得知。这个孙静还刚生了几个儿子,而孙静又是孙坚的弟弟,怎么看都是正值壮年,建功立业的好时候,却偏偏选择了告老还乡,这难道不蹊跷吗?”
“而当初孙策刚刚被刺杀,江东到处叛乱。孙权年幼,威望不足,不得不拉拢董西、张昭等人,还以师礼对待张昭。”
“其用意多少有点学习招揽商山四皓的意思。”
“自己的亲侄子,艰难成这个样子。孙静不出来帮忙,却选择告老还乡。这究竟是政治斗争失败?还是在刻意避嫌呢?”
“古往今来的帝王,都怕身边重臣尾大不掉,但是孙权区区一个套路,将军又面临那样危急的情势,首先要思考的应该是团结一致。”
“结果却团结了一群外人,却让自己的亲叔叔告老还乡。这其中,我料定必有猫腻。”
董良说起来自己感觉还有些得意。
这一次不是靠着直接抄历史书,而是靠着自己推断出来的东西。
所以董良这次给马良卖弄的时候,忍不住的翘起了尾巴。
有些轻快的在院子里踱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