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历史军事>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 第两百四十八章 兵法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两百四十八章 兵法考(2 / 4)

因此各县先进行基础的力气和耐力的选拔。

然后将选拔出来的送到南昌再参加大比。

而实在不行的不去管他,有一般本事的留在本县任用,或就近从军,或为衙役。

而南昌县中的考试专用的号房已经修出来了,不像第一次五经科考试那样草率了。

但是如今董良待在这号房里只感觉空空荡荡!

毕竟这号房是修给读书人参加笔试的。这些考生当然要比武举考试中识字的人多的多。

这一项兵法考试,其实只是个额外加试,可以算是一个加分项,但是不是必考项。

想在普通的草莽里得到一些会兵法的人才还是很难的。

类似于韩信,霍去病这样的人可能对于古人的兵法并不迷信。

甚至觉得打仗嘛,就那么回事,懂的都懂,不懂也不用说,看什么书啊!

但是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有一个兵法作为参考指南还是很有用的,这样的人永远是人才。

虽然平时生活中,百姓们无论是打猎还是种田,都可以学习到很多智慧,这些道理,在打仗上都是通用的。

但是这些原始的计谋是不系统的,时灵时不灵的,肚子里有货说不定也倒不出来的。

而前人的兵法,则帮助他们总结好了这些,对于自己没智慧的可以学到打仗的计谋。

本事有智慧的也可以得到提炼。

而兵法更重要的不仅仅是计谋,还有兵马的调度,各种令号,以及对士兵的训练方法。

像后人伪托姜太公之名的《六韬》就是操作多一些,里面介绍了各种军队类型,和令号,以及用法。

《孙子兵法》则是一种军事思想,甚至不仅仅是只能用于军事上的思想。

就像是普通百姓生活中的智慧可以用到打仗上,而军营的智慧也可以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至于像《纪效新书》这样的则有很多的如何训练士兵的方法。

所以兵法对于普通人来说真的很重要。

而董良很显然是不属于像韩信和霍去病那样的天神级别的选手。

只能老老实实的学习。

索性面对乱世的压力,董良前期有刘备,关羽耳提面命。

后期又跟着徐庶和诸葛亮学习。

算得上名师出高徒,虽然董良现在还不是很高,但是面前的这一份武举的考卷完全难不倒他。

这份试卷出的还是非常有水平的,是诸葛亮亲自操刀。

为了适应这各地莽汉们不一样的文化水平。

先是让他们自愿报名参加兵法的笔试。

当然也有想浑水摸鱼的,不过报名的条件是先在登记处背诵两句不管是什么的兵法,背的出来就可以报名。

这样筛选一下,把那些完全什么都不会的筛掉,别来浪费大家的精力,你举石锁举的好,照样有个光明的未来。

然后这些考生面对的是诸葛亮由浅及深的试卷。

从最简单的兵法默写,解释翻译。

到中等的小规模作战中兵法的应用,诸葛亮还特意选了入豫章打的局部战争改成了案例。

还有大难度的大战役分析,正好把官渡之战作为背景材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