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榜的同样是直接用船送往各县,由各县衙进行培训和任用。
丙榜与不中榜的人反而得以留下,接受各科的培训,以及教学的培训。
忙活了一天,太阳西斜才忙完了工作。
随后解散自由活动。
辛方正找到王朴互相道喜。
辛方正自然是中了,虽然他不是儒生,但是面对这样基础的考题,还是表现的比王朴好,中了甲榜。
本来辛方正不打算留下,想参加下一次的法科考试,这才专业对口嘛。
可是领了董良的书就得给董良干活,想参加考试,就得先去支教。
毕竟书和粮食不是白送的啊!
可是辛方正自从领了书以后就不愿意再出去做事等待了。
面对南昌县衙这里浩如烟海的藏书,实在让他的心痒痒。
出去工作多少要影响他的读书活动。
因此中了甲榜就中了,不用再费劲准备下一次的考试。
又因为成绩优异,可以留在南昌县衙,如此一来,既近水楼台先得月,又有很多时间和精力,可以钻进南昌县的书窝里。
这里不仅有法家的书籍,百家云集。
就在县衙培训学院的图书室里。
而且这些书都有雕版。
如果想要更多的收集,除了县衙免费发的,也可以自己花钱买,反正也不贵。
毕竟是批量生产的。
辛方正以经打定主意好好工作,好好读书。
再也没有以前的那种心不在焉吊儿郎当的自傲样子。
因为王朴中了丙榜,得偿所愿,所以家里做了两个好菜,要庆祝一下。
正好辛方正也没地方去,这么些天来也和王朴混熟了,就要一起去王朴家里看看。
王朴道:“我家里饭菜朴素,还没有军营里的大锅饭好吃,你可不要嫌弃啊!”
辛方正笑道:“讨个喜气和吉祥,不在意饭菜的口味。何况白吃谁不高兴啊!”
王朴对辛方正的混不吝也习惯了。
王朴带着辛方正等着自己大哥从县衙出来。
天色已经不早了,县衙里的工作也结束了。
很快就等来了王淳。
王淳总是一脸微笑,拎着一个食盒从县衙里出来。
笑着就说:“咱爹的手艺实在太差,我花钱请县衙的大厨帮忙搞了几个菜,咱们回家好好喝一杯,大厨也向我道喜呢!”
王朴笑着接过食盒,又介绍辛方正给王淳认识。
王淳吃了一惊:“呦,原来你就是辛方正,辛兄啊!久仰久仰,请到我家一叙,一醉方休。”
三人一起走,辛方正还是好奇的问:“王兄何处知道我的名字?”
王淳笑道:“昨日诸葛长史还说,明明是一五经考试,偏偏半篇法家思想,就是您老兄了啊!”
原来辛方正是学法家的,虽然涉猎过五经,但是后面的思考题却都是按照自家心意随便写的,自然流露的都是法家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