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其他类型>小山恋> 02:落井下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2:落井下石(2 / 3)

张新阳笑着倒了一盆化肥,去父母没有走的那趟水田里,脚踩在泥里,整个身子都陷下去,要真没有下过水田的人,一定会被这种感觉吓到,一脚下去整个人快要陷进去,飘飘的,没有根。

张新阳却不觉得吓人,这些年上学家里不舍得他下地干活,他上学的时候也经常自己找地方去学习,在田地里没少待。

扬肥上药这事他很快就能上手。

一上午的工夫,一家三口就扬出一半的田地来,一起往家里走时,张母看儿子脸被晒红了,人却挺精神,也放下心来。

到地头,张新阳驮着母亲先回家做饭,张老汉一个人慢慢走回家。

趁老头不在边上,张母才不怕说的话被他听到,于是劝儿子这几天心放宽点,现在田里又缺肥,事都赶到一起了,老头子脾气能顺才怪。

张新阳反过来安慰母亲别太担心。

全家人动手,三天的活两天便干完了,还有些边角张老汉怕扬不到,后面的几天又去田里补了几次。

水稻齐穗期的肥也不敢上多,怕贪青晚熟,所以上肥多少就要看经验。

张老汉种一辈子水稻,底肥上少了还是头一次遇到,这事对旁人来说不算啥事,补肥也是常有的事,可对张老汉说,那就是天大的事。

种水稻是把好手,是他最引以为豪的,如今却出了现这种最不该出现的纰漏,也着实打击到了他。

张母劝了几次没用,干脆也不劝了,村里藏不住事,张老汉天天往田里跑,整天几乎都待在地里,隔壁刘英好奇问了句,晚上村里人又聚到一起说话,这事就传开了。

村里人倒没有别的心思,不过是大家闲时打发时间就说上几句。

可高朋举却有别的心思,终于盯到张老汉这天也过来了,不动声色地走出家门凑过去。

他自带节奏地把话往张家水稻的事上说,把心里盘算几天的话说了出来:“缺底肥这时看出来也不晚,要是再晚几天发现,稻子产量就上不来了。新阳学的是农业专业,这个咋没看出来?”

“新阳看不出来也正常,专业是理念,真要把专业转化成实践,还得靠经验。”高朋举前句话让人听了他是在看不起张新阳,但是这一句又把话带回来,仿佛只是普通的聊天。

村里人心里的弯弯道道少,顺着这话就说下去了,祖祖辈辈都一个村里住着,又是从小看着长大的,把每个孩子看成自己家的孩子。

不管谁家的孩子,说起来还是自己家的好。

说到张新阳的专业,大家又夸赞起来。

高朋举心里不舒服,不就是多念几年书吗?怎么在村里人的眼里就成了最成功的人?

原想今天给张二叔这里添堵,现在看这招行不通。

不过没事啊,高朋举这两天也没闲着,张新阳老叔老婶为了土地承包的事都吵了起来,这几天也听说张二叔又不同意张新阳在家搞农业了,他再适当的添把火就不信把人赶不回城里去。

天晚了,聚在一起的人都散了回家。

张父和田奎走在前面,两家是亲戚,田奎也就直接问了:“听刘英说你又赶新阳回城里去?”

“他要搞农业我也不是不支持,可搞他的那些东西哪那么容易?他现在年轻冲动想得不长远,以后老了一事无成,就知道我现在这么决定是为了他好。”

田奎觉得可惜,却也觉得他说得对:“高朋举回村这些日子,听说咱们村后面的土承包得差不多了,听说花出去七八十万了,这还只是承包土地的,承包期是五年,还不算进设备的。现在还啥也没看到就花这么多,现在想干点啥事业哪不容易啊。”

到家了,两人各自分开回家了。

张母看着老头又沉着脸:“这好好的咋又不高兴了?”

“高兴?你听听村里人都在背后议论咱们家啥,看你还能不能笑出来。”

“咱家有啥事能让别人议论的?”

“啥事?你这心可真大。”张老汉从晚上高朋举说起,“高朋举那是无心说的吗?就是拿话嘲讽新阳你没听出来?一个大学生回村里种地,不是在外面混不下去是什么?回来时田奎也说了吧,没有那个经济能力,还搞什么创业,安份找工作得了。人家外人当然不好直说,也就傻子才会直接说出来。”

张母奇怪:“田奎啥时候说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