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边开始整顿部队,预备北上东海郡,与张飞对峙,一边飞速的向作为盟主的袁绍求援,期望能够获得一些援军——是的,袁本初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帜,列举了刘玄德多项罪名,比如祸乱朝纲,秽乱后宫,杀少帝,杀大臣,杀百姓,杀世家,杀这个那个……一条条一桩桩,如果一般人不知道的看了这个,说不得会将刘备当成什么十恶不赦的恶魔。
也在举起了这样的旗帜之后,一个旨在讨伐刘玄德的联盟组成了。包括袁绍、陶谦、刘繇、刘岱、孙坚、公孙瓒、周昕、周昂、张邈、桥瑁、袁遗、鲍信、马腾在内的十三路诸侯。
所以理论上,这场战争也可以被称为十三路诸侯讨刘备……原本袁绍还期望能够动员更多的人,最好能组成个十八路联军。这样一来听起来更有气势一点。但是很遗憾的没有成功。因为现在的刘玄德比起另一条世界线上的董卓强势太多,太多太多了。
在这种情况下,勉强召集十三路诸侯,已经是他的极限。而且这十三路诸侯中还有不小水分。如同马腾这样,主力部队都在西域,只是麾下长子独走。又或者周氏兄弟那样,实际上就是他的附庸。根本不算一路独立诸侯……
这样仔细计算一下,恐怕他聚集的诸侯都不会超过两位数。
当然了,对于这一点袁绍自己没有一点儿感觉。并不清楚曾经的世界线上,他能聚集十八路诸侯,威震天下。现在的志得意满的袁本初的感觉就是,十三路诸侯挺好的。人少一点方便管理。而且还少人与他争权夺利。这样很好。
……
回到徐州攻略上来。
随着张飞的势如破竹的推进,陶谦预备组建大军前往反攻。只是他麾下兵马虽多,能用的人才却少。算来算去,麾下强将乃是泰山臧霸……只可惜信不过,可信得过的曹豹着实不中用。这种情况下,陶谦不得不亲自帅军出征。
这就给了坐镇后方的糜氏兄弟,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等到陶谦走了之后,我们就在后方举义!陶谦麾下必定大惊,他本不是张安东对手,如此军心大乱,必定一战而败!徐州可一鼓而定,你我皆是功臣!”
在下邳城郊的糜氏庄园坞堡之中,糜芳与糜竺两兄弟商量着这件事情。原本一个年轻纨绔,一个儒雅深沉。但这一会儿却都因为徐州战事的发展而感到心潮澎湃。
是的是的,只要这一轮能赢,那么今后一生受用无穷——他们与那些头脑僵化的世家地主们可不一样。糜氏虽然同样广蓄土地,收养僮仆。但他们真正的根基在商业以及手工业上面。徐州的海盐,瓷器,以及丝绸生意就是他们在做。尤其是搭上了三义行的大车之后,发展速度更是一日千里。
眼看着三义行的主人就要成为九五之尊,这投资减值堪比小一号的吕不韦。他们还在乎什么土地,还在乎什么家产?
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很不理解那些决定与刘备死磕到底的家伙。
现在天下大乱,正是需要努力投资的时候啊。之前天下大乱的时候,将所有家产都拿出来一掷千金的下注的家伙都不是没有。只要成功,那就是翻倍,数十倍的大赚特赚。为什么这群人就不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