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之前公孙瓒大肆屠杀降兵的恶果之一。
被推到大河里的,总有一些比较幸运,或者水性比较好的人幸存,然后辗转回到了黄巾军中。将大军俘虏被屠杀的消息带了过来。
……
这样一来,大家都开始迟疑了。
虽然也有人忍不住的嘟囔:“杀人的是公孙瓒,而不是刘玄德……”
“玄德公仁义之名天下盛传,不会做什么过分的事情吧……”
但是说是这么说,这样的传言,还是让大军迟疑了。
除了会不会死之外,还有刘备会怎么安置他们,会不会给他们一些好处,以及其他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想法。
在这种情况下,这场会议无疾而终——原本是应该无疾而终的。但是不行。
因为粮食补给的问题。大军就快把这附近的草根树皮以及河里的鱼虾贝壳都吃光了。再接下来就只能吃人了。
这种情况下不管是战是降。都必须拿出个办法来。
所以最终,经过了一番争吵与讨论。黄巾军内部发生了分裂——一批渠帅大喊着要去投降,而另一批则大喊着要与刘备的军队决一死战。双方谁都说服不了谁。最终差点火并起来。
虽然是“差点”火并,也就是最终没真的打起来。但是事情闹到这个地步。不管是投降派,还是抵抗到底的派系,都明白双方已经形同陌路,没有办法再继续同路走下去了。
沉默的离开大帐之后,两派人马以最快速度确定了各自的行动。
投降派的人派了一批代表,到刘玄德的军营去请求投降,并且进行谈判。
刘备的条件比他们想的更加苛刻一些。
那就是主动投降的话,不会将他们的全部罪名削减,而是罪减一等。原本要杀头的家伙,都要丢到矿山去进行强制劳役,并且前五年的时间没有任何工分积累。
其他的普通人将打散,然后重新编组成一个个新的亭里,在青州地区组织再生产运动。
这与投降派的人们期望的,他们能够编练成半独立的军队,渠帅们一个两个封官,甚至还有赏赐什么的差的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