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内有玄德相助,外有卢子干为援。凉、并豪杰随从老夫。如此威望,天下无双。倘若一日山陵崩,则老夫当提一旅精锐,南下洛阳,而后大事可成!”
他慷慨的这样说出来,然后满怀期待的看着他,期待他能给自己一点提示。
“为老大人贺!”
即使李儒心机深沉,但在听董卓说出这样的话后,也忍不住的一阵阵的激动倘若事情如刘备所说的一样,那么大事的确可成。
只是比起兴奋的要命的董仲颖,李儒还多想了些许。
无诏入京乃是大罪,倘若事情不成该如何。
就算能成功,董卓想来也不会带太多兵马。
按照刘玄德说说,他们应当在上党地区屯兵,而后走太行陉,过天井关入河内河内,刘玄德为河内太守时间虽短,却也在河内经营了一番势力。尤其是三义行的商业渗透,在河内做的相当不错。
董仲颖军队可以在河内地区获得些许援助,帮助他们横渡河水……再然后,眼前便没有什么能阻碍他们进军洛阳的了。
“然后就是下一个问题了。”李儒在心里面思考着:“再接下来,究竟谁说的算呢?刘玄德邀岳父联手控制洛阳朝廷,事情成功之后,究竟谁主谁从。或者双方平等?但如果双方平等,那出现分歧的时候该怎么办?
以及在控制了朝廷之后,再接下来应该实行什么政策?如何推进,如何改动这日渐堕落,颓废的局势。更重要的是,要如何面对以袁氏为首的世家贵族,以及地方军阀的反扑?
单单是思考一下这些问题,李儒就觉得头痛的要命。就算是他这样的聪明人,也没办法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
同时,他忍不住的有点好奇虽然不太想承认,但有些时候,李儒也不得不承认一些事就是说刘玄德很有可能比他聪明那么一点点。
既然他都能想到这一系列的问题,想来刘玄德也能想到。
但刘备能想到,却还是毫不犹豫的做了。就有两种可能。第一是刘备没办法,是被硬逼着这样做的。而第二点便是,刘玄德有办法。
他已经想好了万全的,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方法。现如今正等着去做。
从个人角度想,李儒希望是前者,因为那证明他与刘备之间差的不会太多。但是从实用的角度想,他还是期望后者。虽然那意味着刘玄德是个远远超过自己的天才。
“而且,倘若是后者的话,岳父便绝无可能胜过刘备。只能为刘玄德附庸了。这样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