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准退,不准退!”
马背上督战的壮汉砍倒一个又一个后退的逃兵,不知是谁用力一扯,那壮汉被拽下马去,斥责声转为哀嚎,很快被踩成肉泥。
看着一边倒的溃逃形势,张白骑忍不住大骂刘豹。昨日收到汾水河畔有两队人马的消息,徐晃率军试探,损失了一些兵力。夜里晋阳城异动,探子未能查明具体情况。今日上午虽不见吕菁守城,但依旧没有讨到什么便宜。张白骑便知大事不妙,主张加强防备,随时准备撤离。
原以为携十万人之威势,能迅速破城,结果反而损失不少。虽然都不甘心,但也只能如此。唯有寄希望于沿途劫掠,再壮大力量。否则,张燕虽然年轻,手段却狠厉,黑山军中亦没有他张白骑的立足之地。
果然,中午才开始埋锅造饭,吕菁便亲率大军袭营。同时,后方的那两对人马,也发起进攻。
连日攻城不下,粮草不济,士气更是低落,前锋很快溃散。原本归属杨奉的白波军损失殆尽,其次黑山军,而保留最全、也是最精锐的,便是左贤王刘豹的三万多人。
可刘豹径自带走所有部下,去灭徐飞那支不过万余人的伏兵,令他的黑山军独自承受吕菁的猛烈攻击。
张白骑知道,刘豹分明是眼红那支队伍装备,迫不及待想要占为己有,并顺势突围,留黑山军殿后。
“渠帅!”副将惊呼一声,张白骑正视前方。徐晃与吕菁交战十几个回合,终于不敌,被吕菁击落马下。
张白骑面部抽搐两下,下令几个军侯率领各自人马左右夹击,拖住吕菁,“其他人,随我助左贤王破敌!”
大军随之而动,原本就成溃逃之势,此时无需敦促,各部生怕落在人后,急速往后方涌去,只有奉命夹击吕菁的将领,苦不堪言。
张白骑虽然怨恨刘豹,可此时同样期待刘豹尽快结束战斗,打开突围之路。可惜他看不到刘豹的情况,否则必然会换方向撤离。
**********************
东门城墙之上,比平时多出许多观战之人,宋霜布置的防护格外严密。除了拗不过、非要上来的蔡琰,还有吕菁指名要求带上的,包括刘辩、左慈、徐闻徐道两兄弟、马陵马钧父子、毕岚。除此之外,还有杨奉、郭蘅、张琦等人。
杨奉顾不上挣脱绳索,望着后方的战局,满脸震惊。
原本,刘豹的大军势如猛虎,而吕菁的部下,却以奇异的布局,整齐推进。
只见一排排队列,横竖各二十人,组成十个方阵。方阵中,重甲步兵左手持盾,护住自身左侧和战友右侧的身子,右手持长矛。令人惊奇的是,那矛柄足有四米长,不免担心不好把握、操控。
只是近了细看,就会发现,长矛的尾端,绑有剑鞘,内有长剑,作为备用武器。若是取下,剑很普通,剑鞘却更为沉重,为的就是增加平衡性。
前排长矛向进攻方向持平,第二排则略微向上,后续士兵依次将长矛倾斜。方阵严密,士兵高度节奏一致。
不仅如此,每个方阵的两侧,各有灵活机动的轻装步兵数十人,重甲骑兵数列,手持略短的长矛,腰间别剑,背上弓箭、弓囊。其中战马,都配备马甲。
曹操曾说,袁绍有马铠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此时的骑兵,大都以轻骑为主。杨奉远远望去,粗略估计,吕菁这一支人马,起码有重甲骑兵近五百人。
更要命的是,方阵的后方,还有刀斧手、轻骑兵弓箭手数排,投石车五驾、车弩十架。
“嘶……”刘豹的大军先是被□□、投石压制,骑兵发挥不了最大效能,士气瞬间被打压。紧接着,又被不断调整变幻的大阵绞入,在各兵种的配合下,迅速被撕裂、切割,杨奉终于忍不住问道,“这是什么军?”
那精良的装备已经羡煞旁人,更不要说执行力与配合力。
杏儿与宋霜相视一笑,“陷阵营。”
历史上,吕布手下大将高顺“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几年前,高顺传授吕菁武艺、军法,只是不接受吕菁拜师,却收下徐飞为徒,并向二人提过创建陷阵营的构思。
到此时,高顺尚未创立陷阵营。吕菁结合他的思路,参考大秦方阵、西方著名马其顿方阵,却不简单复制,在沿途不断尝试、调整、训练。
晋阳之战,是为陷阵营初战,一战扬名!
“呜~”号角声起,罗木、陈平、肖一率军自另外三门出,共同构成庞大的防线,形成合围之势。
李儒捋着黑须,笑吟吟的看着城下几路人马,以摧枯拉朽之势,击溃敌军。又想起吕菁所说强军之道。此刻,倒是生出真心奉吕菁为主的念头,随即又摇头。
夺晋阳城容易,吕菁特意费了些周折,不过是为了更好的控制晋阳,并一举增加数万人口,发展晋阳。但要想彻底掌控一座城池,又要将数万降卒融入其中,可没那么容易。
且再看看吧。不过,吕菁到底哪里来的那么多铠甲、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