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七十个寒门对政事逐渐了解,逐渐上手,妄图把控朝政的各个世家颇为气恼。</p>
有几件大事做得十分漂亮,圣上对文翰司的信任和依赖与日俱增。</p>
一些朝臣慌了,上书劝谏圣上,道寒门见识浅薄,怎可将政事随意交由寒门处理。</p>
圣上大怒,道:“让朕设立文翰司的人是你们,不让朕启用文翰司的人还是你们,什么话都给你们说完了,是想让朕成为朝令夕改的昏君吗”</p>
逼得紧了,圣上就又被他们气得昏倒过去,直言:“真算是看明白了,你们是巴不得朕累死在勤政殿。”</p>
那些大臣连连请罪,犹如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p>
特别是吏部的张尚书,在诸位同僚的白眼下不知被凌迟了多少次。</p>
可他才是最冤的那个,不过一时失言,让顾玉抓到了漏洞,成立了这么个文翰司。</p>
明明大家看圣上不同意,一起请命让圣上设立的,现在却把错怪到他一个人身上是什么道理。</p>
不过现在文翰司虽然膈应,还没到让世家忌惮的地步。</p>
他们只能静观其变,一边继续往日的风格,一边慢慢等文翰司露出破绽,一击毙命。</p>
顾玉的钱像是流水一般花出去,文翰司的人一个个像是打了鸡血。</p>
拿出了他们寒窗苦读的劲头去了解政事,协助圣上处理政事。</p>
要论大禹朝如今最忙的官衙是哪里,非文翰司莫属,而且他们的忙还是心甘情愿地忙。</p>
就连顾玉有时看不下去,让他们休息休息,他们也不肯,说:“圣上日理万机,为天下废寝忘食,我等岂能偷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