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玉没有回答魏旻的话,而是道:“我能将你们所有人的详细信息说出来,你们能将自己这些日子,在圣上那里校对润色的所有奏章说出来吗”</p>
大多数学士都摇摇头。</p>
顾玉道:“能说出来的人向前一步。”</p>
七十人中,只有十八人站了出来。</p>
在顾玉看来,已经是很不错的结果了。</p>
毕竟是从万千考生里脱颖而出的进士,记忆力果然超群。</p>
顾玉道:“你们十八人中,能将圣上所批奏章中的用意讲出来者,向前一步。”</p>
只有五人站了出来。</p>
顾玉继续道:“你们五人中,觉得若是自己处理奏折中的政务,能比圣上更好者,向前一步。”</p>
无一人再向前一步。</p>
一来是不敢,谁敢说自己会比圣上处理政务还要好。</p>
二来是真的清楚自己比不过圣上。他们初出书斋,对许多政务都还是一知半解的状态,怎能跟圣上相提并论。</p>
顾玉点点头,道:“向前一步者,本官自掏腰包,赏赐五金,向前两步者,赏赐十金。若有一日,谁能上前三步,本官不光赏赐二十金,加官进爵亦不在话下。”</p>
经过顾玉这一番话,所有人表情都微妙起来。</p>
顾玉这才对魏旻道:“你刚刚说让你当文翰司的学士,还不如放你回去当一方县官。”</p>
魏旻额头上冒出冷汗,他似乎明白了顾玉的意思,但又不完全明白。</p>
顾玉道:“你们能被本官选到文翰司来,都是能造福一方的人,但是本官要的,不是让你们守护一方安乐,而是为天下安乐出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