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行进了十几里山路,小分队赶到了中转宿营地,此时太阳已经升了起来。
烧水热饭,小分队填饱肚子,便横七竖八地躺倒休息,一天一夜的跋涉战斗,可真是累坏了。
沈宸和杨叶得到了特别优待,在一间不大的小木屋里相拥而眠。
在战争年代,这样的条件已经算是不错了。起码没有别人的鼾声如雷,咬牙、放屁、叭唧嘴儿。
这一大觉儿,直睡到下午两点多钟,才有队员来招呼他俩。
得到消息的老周派人派车前来接运物资和人员,几辆大车倒省了走路累腿脚,速度也快了不少。
黄昏时分,小分队进入了陈村,这算是真正到家了。虽然没有锣鼓迎接,可看到熟悉的人和景物,队员们的高兴是显而易见的,话也多了,笑声也响了。
虽然条件有限,为了迎接出征归来的小分队,老周还是让人做了准备。
不外乎是从老百姓家里买来的几只鸡,蘑菇、土豆混在一起,炖了两大锅,烙了白*面饼,可这也让小分队备感温暖。
吃饭的时候,老周陪着,顺便介绍了下最近的情况。
赵铁等人听完,才知道行动这么顺利,还是有一些原因的。
鬼子显然不肯放弃祖旺这个打入根据地的钉子,就在这几天,陆续增兵。现在,祖旺大概已经有了一个中队的鬼子,再加两百多皇协军。
拆东墙补西墙,这是鬼子惯用而又不奈的办法。祖旺的敌人多了,敌占区的守卫力量必然减弱,对小分队的行动就很有利。
特别是最后这次行动,其实是很有冒险性质。
当然,赵铁等人也是不断根据俘虏的口供来决定下一步行动,而敌人的兵力空虚,也使小分队敢于不断进击。
“祖旺的敌人增兵后,进行了几次出击,周边的村镇被占了三个,幸好群众都撤出来了,只给敌人留下了空空如也的地方。”
老周抽了口烟,接着缓缓说道:“因为天冷地冻的原因,敌人不能很快构筑起炮楼、碉堡;修筑公路、挖掘封锁沟的困难也很大,敌人就又退回了祖旺。”
赵铁想了想,说道:“敌人是想利用快速的进击使我们不能在祖旺周边站稳脚跟,等待春暖花开再大举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