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短暂的空当,沈宸已经出枪瞄准。他甚至看见了鬼子射手的脸,在枪口的火焰下一明一暗,狰狞可恨。
鬼子机枪手再转方向,副射手忙着压子弹。
歪把子机枪的最大的特征是使用弹斗供弹原理,子弹是可以现装的。理论上来讲,只要副射手不停地压弹夹,“歪把子”就能持续射击。
但在实际操作中,除非副射手具有非常高超的装弹技巧,否则很难在夜间或射击时补充子弹。
所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对付日军歪把子机枪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专等装弹机枪弹打完,立刻反击过去一个“排子枪”,甚至手榴弹。
因为歪把子机枪与三八式步枪虽然使用一样的枪弹,但打起来枪声却比三八式步枪响得多,加上它射速不快,易于辨别。
因此,常常成为抗日军民判断战场情况和态势,巧用兵力的一个要素。
而此时,歪把子机枪的缺陷:火线高、装弹慢、射速低,在沈宸面前暴露无遗。
一声枪响,鬼子副射手象触电般地脑袋一震,趴倒在机枪上,污血迸溅,弄了正射手半边脸上都是。
鬼子机枪手抹了一把脸,才意识到同伴儿已经被冷枪击毙,不由得忿恨地咒骂,伸手自己去装子弹。
“啪勾!”又是冷冷的一枪,就在听到枪声之前,鬼子机枪手的脸上开了花。子弹从鼻梁射进去,带着碎骨钻进了脑袋。
机枪的哑火,接连的死伤,使敌人惊惶恐惧。
当机枪旁倒下了第四个鬼子,当皇协军的军官被击毙后,残存的几个鬼子已经无法控制皇协军,溃败逃窜已经不可遏止。
还击的枪弹越来越少,沈宸也越来越大胆,越来越得心应手,把精准枪法和超强的视力,以及犀利的夜眼,发挥得淋漓尽致。
当逃跑的敌人把后背和侧面完全暴露出来,只顾着仓惶撤退时。他们不会想到,就在这视线模糊的黑夜,没有了顾忌的沈宸,冷酷的狙击就象打活靶子一样。
赵铁和老周曾经说过沈宸的进步惊人,其实并不完全正确。
沈宸确实长进了,但称之为升级更为准确。五百米,这是他达到的新的水淮。
这不是偶尔能击中的距离,而是把握很大;尽管还不敢说弹无虚发,但十有七八中,就已经是非常惊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