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安生日子,孙洪山明白。闺女家嘛,到了十七八的年龄,还不要收心嫁人?
“希望如此啊!”孙洪山苦笑了一下,看着走在前面叽叽咕咕说话的两个丫头,好半天没有说话。
前面,沈宸正跟菊子讲着买牲口和车,既赶脚挣家用,又能方便乡亲们的事情。
“几十里的路,说近不近,光用腿量着走也挺累。有了车,帮着乡亲们捎个东西,请个大夫,或是顺路坐一坐,都挺好的。”
菊子对此表示赞同,说道:“咱村穷,以前何老财家倒是有挂大车。大梅姐,你可真有钱,都赶上财主家了。”
沈宸撇撇嘴,心说:别跟我和那个土财主比,他不过是比你们多吃点细粮,也不见得富裕多少。
可对于钱,沈宸还得解释一下,便开口说道:“这钱都不是好道儿来的,你可别学我哈。”
菊子跟沈宸打过仗,知道他搜刮死人,可心里并不觉得如何厌恶。放着不拣,那才浪费呢!
今天是个晴天,风也不大,太阳似乎也有了些暖意。
空旷的田野里,大路小路从不同的方向通往张庄。路上有挑担的,推车的,赶驴驮子的,还有步行的,男女老少都有。
越接近张庄,看到的人越多。人们一群一伙,互相打着招呼,开着玩笑,谈论着各种各样的趣闻。这里那里,不断爆发出笑声
不管怎样,鬼子退下去了,按惯例,又会消停一段时间。虽然日子过得苦一些,可没有了压在心头的沉重和危机,这心情自然就好了起来。
况且,这样走走说说,身上带着重物,也就不觉得太累。
眼看着到了张庄,也看到了庄外的大集,王大爷便让菊子提了山鸡,先去庄上看看堂婶。
菊子非拉着沈宸一起去,说是有村民捎信儿,到了张庄,让沈宸去看看魏春儿。
沈宸见婶子走得辛苦,便招呼着婶子、小花,去魏春儿家歇歇,喝口热水。
可巧,刚到魏春儿家门口,便碰见魏春儿正往外走。见了面儿,魏春儿赶忙把她们让进屋里,说话间又端上热水。
“昨天让人捎信儿,还想着你们能不能来呢!”魏春儿转身出去,又拿来花生,笑着让大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