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如琢意识到这以后,看到这幅画,甚至感觉自己浑身都在颤抖。
他感觉一阵凉意从脚直接窜到了天灵盖。
——这是一种发自灵魂的战栗。
这笔触,这画法,这话中汹涌而出的力量和情感……
跟原画几乎一模一样。
不,眼前这幅画,甚至比那半幅更甚。
宋如琢研究过《飞鸟》这幅原画。
不仅是画面,画面的那纹理感上也是一绝。
而因为用的工笔技巧,拍照时的色彩以及光影的关系,相机和照片拍出来,会吃掉这幅画的纹理和凹凸感,画的大小比例以及色彩随着光影变换的不同,呈现的效果也会不太一样。
拍出来的照片跟肉眼直接看起来相比,显得没有那么震撼。
这也是为什么见真迹和在网络上见照片,会有截然不同的感觉。
而此时此刻,宋如琢看着这画,心中满是见到真迹般的敬畏和震撼。
他看着这幅依旧自己眼前依旧光亮如新的画,感觉真迹像是跨越了百年时间,穿越了时间和空间,直接呈现在了他的面前。
他看着自己眼前的这画,扑面而来的震撼让他久久不能回神。
宋如琢一遍感慨,一边继续细细地用眼睛看着这画。
他惊讶的发现——
自己虽然只是给了照片,但是方寻瑜给他的这幅完整的画,质感以及纹理上……几乎完全不输真迹。
甚至……
在左半边那半幅画中,方寻瑜画的肌理纹路,几乎都跟《飞鸟》一致。
方寻瑜的画,跟那幅《飞鸟》一样,笔绘肌理与非笔绘肌理相结合,甚至……那鱼的鳞片,跟之前大家一直以为的“眼睛”的画的方法一样,用了染了色的碎纸贴上,营造视觉上的立体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