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说明,两枚虎符根本就是一对的!
然而,由于双方都对于对方保有戒心,未能完全互相信任,所以两枚虎符互相结合了没多久,便产生了一股很强的排斥力,朝相反方向分离开来。
虽然两枚虎符的结合只有极短时间,但已经对这片虚无的意识世界产生一些影响。
漆黑一片的虚空之中,突然传来一阵低沉的战鼓、号角之声,紧接着,像是有无数铮铮男儿,以悲壮而坚定的语调,整齐划一地在合唱着:
“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岂曰无衣……”
“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岂曰无衣……”
“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岂曰无衣?岂曰无衣……”
********
听到突然出现的这阵大合唱,赵飞的意识顿时一震。
他如何听不出来,那是《诗经·秦风·无衣》里的诗句?
同时,这首《无衣》的大合唱,也是2000多年前,大秦帝国横扫六合、威震八方时的战歌!
当中国的历史迈入东周时代,开始了500多年的四分五裂、天下大乱。经过春秋时代300年的攻伐兼并,天下形成了齐、楚、秦、燕、赵、魏、韩七雄争霸的战国局面。最终,由位居偏远西境秦国,在持续200多年的争霸战中胜出,荡灭六雄、一统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
然而,秦国并非一开始就那么强大的。在秦孝公嬴渠梁开始商鞅变法之前,秦国经历过四王之乱,国力大减,虽然秦献公嬴师隰拨乱反正,但秦国已积贫积弱近百年,又正好遇到战国第一个霸主——强大魏国的连番打击,使得秦国接近灭国边缘。
这首无比悲壮的《无衣》,便是诞生于这个对秦国而言最黑暗、最悲凉的时代。
秦国位处西北荒凉之地,因国力瀛弱,冬天里军队没有足够的御寒衣物,士兵们不得不几个人轮流穿一件冬衣御寒、作战;甚至在风雪最肆虐的时候,只能由最强壮的士兵穿着冬衣,在最外面围成一圈,把没穿冬衣的其他战友围在里面,互相以对方的体温取暖——这,便是《无衣》的由来。
纠纠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誓不休战。
当年积贫积弱的秦军将士们,就是靠着这种“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干劲和信念,互相扶持、艰难前进,暴发出惊人的意志力,为秦国挺过了最艰难的时日。
即使到了战国后期,秦国已经无比强大,但秦军将士仍然高唱着这首极其悲壮的战歌,踏上了一统天下的征途。
一首《无衣》,象征着大秦帝国永世流传的顽强、互助与韧性。
如今,战歌《无衣》突然响起,从四方八面潮涌而来,让赵飞有了一种梦回大秦的感觉。
不,他已经回到大秦了。因为赵飞发现,不知何时,一支黑盔黑甲的古代军队,突然出现在他面前,高唱《无衣》战歌,以壮盛的军姿,迈步前进……
********
与此同时,嬴鹏飞的意识,也听到了这首《无衣》战歌,看到突然出现的黑甲军队。
不只是听到和看到,嬴鹏飞的心神,似乎也受到了《无衣》战歌的影响。
嬴鹏飞自己,似乎已经成了秦军将士中的一员,跟随着军队,一起踏上征途;同时,他的口中,也跟着周围的秦军将士,一起高唱:
“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岂曰无衣……”
刚开始的时候,它根本就不认为自己面对这样一个对手需要动用武器,可此时此刻却不得不将武器取出,否则的话,它已经有些要抵挡不住了。浴火重生再强也是要不断消耗的,一旦自身血脉之力消耗过度也会伤及本源。
“不得不说,你出乎了我的意料。但是,现在我要动用全力了。”伴随着曹彧玮的话语,凤凰真火宛如海纳百川一般向它会聚而去,竟是将凤凰真炎领域收回了。
炽烈的凤凰真火在它身体周围凝聚成型,化为一身瑰丽的金红色甲胄覆盖全身。手持战刀的它,宛如魔神一般凝视着美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