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这当然是王庆私下里安排下来的,他毫不客气的将吐蕃使者的头给砍了,当时是砍爽快了,但是后果却不得不考虑。
他不得不防备吐蕃赞普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恼羞成怒的领兵攻关,这样受苦受难的可就是留守河西、陇右的兵卒以及当地的百姓了。
毕竟他是准备将安禄山余孽彻底清除,不能像唐肃宗以及其儿子一样,说是将安史之乱剿灭了,事实上范阳等地一直还是控制在安史余孽手里,一般情况下都不怎么鸟朝廷。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没有彻底将这件事情解决好之前,他是抽调不出太多的兵力去河西、陇右的。
既然如此,也就只好让土匪把这两国的使者给劫了,让消息晚一点传回吐蕃。
等他腾出手来,一切都好说了!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在看完了这个小插曲之后,让我们转换一下视角,将视线投到雄伟的潼关之上。
潼关关城,人心惶惶。
安禄山身死,新皇安庆绪登基的事情,在崔乾佑的命令下,在潼关是被压了下来的。
他是一个很有才华的统帅,知道这件事情一旦传开,对于守城的众兵卒来说,打击将会有多大,军心动荡是一定的。
他一边抓紧布置着这里防务,一边派遣心腹之人前往的洛阳,去拜见新皇。
原以为暂时能够将事态控制在可以掌控的范围之内,然而,当无数带着唐皇李隆基口谕的箭雨落到了城关以及城关之内之后,所有的一切都改变了。
他费尽心思的想要的压制下去的消息,以极快的速度在军中流传。
即便是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里,崔乾佑就下令,让人将所有射进来的布帛收集起来统一销毁,严禁众人传播,但这样的消息又怎么可能禁制的住?
本来就因为燕军接连败绩,大唐兵马直逼城关而惶惶不安的众人,在得到这样的消息之后,心中更是动摇的厉害。
尤其是不久之前方才投降的原河西、陇右兵马,以及属于唐廷的中央禁军和地方军,更是恨不得现在就开关纳降,毕竟他们从来都没有将自己当作伪燕的人。
之前他们或许还因为降了伪燕而心存顾虑,但现在皇帝陛下有这样的口谕传来,一下子就将他们心中的顾虑给完全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