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挽大厦之将倾,就需要有一个能号令天下的名分。这个人,在后宫!”
于谦越走越快,念念有词。
此时,在后宫之中,一个妇女正坐在椅子上,听着一个嗓音尖细脸色煞白地太监正在喋喋不休。
“太后,先帝的陵寝都在京城,一旦南迁,太后您难道忘了南宋的旧事吗?”
李永昌眼眶通红,问道。
他已经快把口水说干了,从宋朝的靖康之耻,说到大明开国的艰辛。
终于,孙太后深吸了一口气,站起身来。
“传命,命郕王总摄百官,处理大小事务。”
朱祁镇身陷囹圄,此时,她便成为朱家皇室地领导者,一切权利都属于她
有了这道命令,郕王才真正得到了代管朝政的资格,可以享受百官的顶礼膜拜,一切向帝皇看齐。
“另,立朱见深为皇太子。”
孙太后又说道。
在这个时候册立皇储,一来是为了安定人心,二来,是为了让蒙古人知道他们手里的皇帝已经没有用了。
想要用皇帝来威胁大明,绝无可能!
“还有,告诉郕王,于谦于大人,乃是可以依靠之人。”
孙太后一脸疲惫地说道,而后摆了摆手,回到床榻之上。
在这等万千危难之际,这是她身为一个妇人能够做到的一切。
在这个深夜中,这个帝国的自救运动,已经开始了。
天未破晓,百官从京城各个角落醒来,向皇宫涌去。
宫门未开,百官已然全部到齐。
往日这个时候的互相攀谈、打招呼、勾心斗角,此刻全都消失了。
所有人一片沉默,气氛沉重。
沉重的宫门缓缓打开,百官井然有序地走了进去。
来到乾清宫,看到那张代表着这个帝国最高权利的宝座上空无一人,百官的眼神都黯淡了下来。
一个太监走了出来,手上捧着懿旨。
郕王摄政,朱见深为太子。
百官都长松了一口气,这个帝国,重新有了主心骨。
站在前列的于谦神色疲惫,昨夜,他一晚上没睡。
好在,一切都在按照他预想的最好结果发展。
郕王走进乾清宫,坐到了那张代表九五至尊的椅子上。
他的神色有些惶恐。
二十一年来,他从未敢奢望过自己能有登上大宝的一天。
等到这一天到来,他所要面临的却是一个摇摇欲坠的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