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唐朝生意人> 第九百七十九章 酷吏问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百七十九章 酷吏问题(2 / 4)

“这就是我一生只能纸上谈兵,在翰林院待了大半辈子的原因!遇事缺乏作出决断的能力,一些性格上的软弱,导致了拖泥带水般地裹足不前。正文在这件事上,实际上针对的只是一些胆大妄为之徒,其心叵测之辈,而我当时想到的却是上天有好生之德!”

关鲁公接言:

“是啊,我又何尝不是如此,这时候看待此事,当时的思想,可是有养虎为患之嫌!这等宽容,事实上与为虎作伥的帮凶差不到哪里去!”

“您老两位有些言过其辞了,对待任何生灵有宽恕之心并没有错,此事则因这些人的行为,对长安城的发展没有好处,不得已而为之!”

李之的谦辞,引来老明王的频频点头:“而身为修炼者,未有这般心肠,也绝难有所作为!”

建成王导入原先话题:

“正文,我不如你!昨日里尽管答应下来,但说实话心底里还有三分不甘,总想着为李姓做些什么。在你将那为什么公羊先生引到我这里,忽然间就可意识到,原来守护皇族还有这样一种方式!”

这句话绝没有用词的机巧,作为军方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第一副统领,又哪里不会明白这些道理。

八王实际上是抱着背水一战的心理,或者说是一种舍身求仁的绝望由使。

他乃纯正的军人出身,最看不得曾经的生死弟兄,一个个在包含冤屈的倒下。

索性便生出了与敌同归于尽的决绝心念,也不愿看到那些无能为力的失望眼神。

这一此确实是李之深刻地给他上了一课,就因为武则天身边那位公羊俊茂的出现。

等若李之直接告诉他,世事没有绝对,时刻存在着转机。

正如有了此人的今后配合,自己不仅在太后心目中再被高看一眼。

更重要的是,结合李之返回后提出的计划,就完全有可能被武氏当做一次善意的规避行为。

试想,她心中所忧虑的李姓军中势力,主动请求调往边戊,不仅对武氏皇权不再具有直接威胁,还能令大唐久保国土安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