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易学正是主张“不立文字”,只用简单的易图,解释《易》理。
后来的更完整太极图,自从周公、孔子系了词,作了传,人们就专在文字上下功夫,致使易图的奥妙反而隐晦。
也只有这样另辟蹊径,只传《易》图,以象数明《易》,意在快速树立树灵对象数易学的理解,方能使它绕开不识文字的短缺之处。
而对于此类相关道理,李之并不需要单独向它有所阐释,仅需将自己的这部分灵魂感知传送给它即可。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在李之得到一道树灵的灵魂信息后,关乎于太极图的图意理解,也同时反馈给对方。
于是树灵在下一刻就进入了一种心神沉浸状态,甚至如人类一样,煞有介事的将那副三星高照图,也摆在眼前,与脑袋里的信息结合起来理解。
趁此时机,李之已经将余下的两株桑榆木仔细地打量。
甚至早已化为粉齑的另外七株桑榆木残渣也没有放过,对于这等天生具有雷霆之力的神奇植物,他怀抱有强烈地兴趣。
不久就传来老龙他们返回的声音,树灵也适时收起图样与外方雷霆之力,化作一道光影再一次没入东隅木不见。
这是它的天生自我防护意识使然,即便是李之的身边人,它也不打算轻易地显露身形。
与李之之间不需要特意交流,此物的一瞬息间的思维变化,李之也能及时接收到。
看到李之的轻松自在表情,也无人刻意问起经过。
孙思邈俨然一副喜悦未艾的笑容满面,展示着他手里包着的一株幼小树苗:
“猜猜这是何物?其实连我也辨识不出来,包括腾蛇!好像老龙有所知会,但它仅能提醒我采掘出来,似乎有意帮其换一处位置栽植!”
树苗大约只有半人来高,通体流转着淡淡神光,树干上方,布满了一道道无比神秘的纹理,竟似大道纹理般深奥莫名。
老龙的意念也随之传来:
“它叫做钟山木,是传闻中神山所独有的一种特殊神木。在仙界它不乏存在,但所知者极少,就因唯有衍自于上古时期所建立的门派中,才可见到它的身影......”
一番讲述下来,李之才逐渐有所了解。
仙界的上古门派,正是因钟山木的存在,才具备号称自家拥有古老道统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