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跳到树间,独自看着远山上升起的一轮弯月,体悟着盈亏之道,思量着变化之法。
有弟子喊他去食晚斋,他却没有心思,只在树上并不下来。
树下,众弟子各自食斋。
有人言道:“看那猴子,『性』子又发了,上了树便不肯下来。”
另一人应道:“你且莫说他。我只觉他今日不比寻常,似有异事发生,却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又一人说道:“给他留了斋饭便是了,他本是个山中猴王,自与我等人习『性』不同。这许多时,我早已习惯了。”
“习惯了,习惯了,给他留了斋饭便是。”掌勺的弟子将悟空的斋饭盛好,便将此事摞在一边,自去吃饭了。
那悟空在树上呆了许多时,直到斜月自东山岭头渐渐移向天心,时辰已将交亥时,他方下得树来,食那冷饭冷菜。
此日晚间,到得三更时分,孙悟空又自起床,轻手轻脚出了寝房,从后门而入来学道。
祖师看到悟空眉目之间有些舒朗,有着掩饰不住的喜悦之情,已知他将此前口诀揣摩得熟透,想必是悟出了其中之义。
“悟空,昨天所传口诀,你可尽晓其中之意?”
“弟子已知。这天地本自一体,原不分阴阳,也无上下,更不论内外。到得鸿蒙初判,方有了阴阳,分了上下内外。有阴自有阳,阴阳本自一体;有下乃有下,上下也是同源。若说到内外之分,也只是个名目,乃是因心而定,随意而转……”
孙悟空说得真切,祖师只是点头,心中想道,到底是天地精气所化之石猴,方能有此灵『性』。
这一日晚间,祖师又传了孙悟空一个口诀,让他回去自去熟悉,自去体悟其中之义。
万事开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