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昔年加入义军,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乃是听闻苍飞的传说,仰慕苍飞才和徐达、汤和、邓愈等好友一起反元的,所以苍飞在朱元璋的心目中,地位极高,也极其重视。
他将苍飞看作自己的劲敌,甚至一个更高的位置,所以他压根就不相信苍飞会愚蠢到给他坐收渔人之利的机会,他相信如果他真的坐山观虎斗,结果肯定不会如他所愿,只会重蹈明教的覆辙。
心中暗暗一琢磨后,朱元璋神色越发的难看,豁然站起,道:“少林派的诸位大师,我朱某人不管你们有何想法,但是我朱元璋已经答应了和明军联盟,虽然我也不耻他们昔日所为,但是既然是盟友,我朱元璋就不会坐视不理,定然和他们站在同一战线上。”
说得气势高昂,一副英姿勃勃之态。
副统帅徐达赞道:“没错!堂堂七尺男儿,岂可言而无信。我们和明军并肩作战那么久,他们是什么人,我们早就看得一清二楚,绝不是什么妖魔鬼怪,皆是铁血男儿。我徐达愿意和他们同生共死,绝不袖手旁观。”
在正道诸将中,徐达绝对是最为正气的一人,对明教众人的感观也是极高,甚至有些反感一直针对明教的少林派诸位高僧。
在他的眼中,明教教众,为了驱逐元兵,抛头颅,洒热血,乃是当世英雄,言行虽然有些怪诞,但也只是教义不同而已,岂是别人说的那么不堪。
作为军中豪杰,他眼中只看重英雄。对于那些武林中的无谓纷争,他是不怎么在意的。
众人听到他的话,心中都有些不以为然,甚至连受到徐达支持的朱元璋都是如此,毕竟他也只是口头怂恿,绝不是真心想和明教结交的,这不是因为正邪之别。而是权力和利益的争斗。
但是众人却没有反驳徐达,别看徐达似乎傻乎乎的。一根筋模样,但是作为中原正道义军的副统帅,他在战场上能征善战,智计百出,罕有败绩,其他诸将,甚至是朱元璋都望尘莫及,在军中的威望极高,如果不是性格上的缺陷。不适宜当统治者,统帅的人选恐怕未必就是朱元璋。
汤和看出场面有些冷场,当即笑嘻嘻道:“如今苍飞那恶贼主攻明军,目的就是想要各个击破,我们决不能中了他的诡计。”
邓愈也点头,肃容道:“没错,我们绝对不能坐视明军覆灭。不然我们正道也会岌岌可危。”
随后花云、吴良和吴祯兄弟,皆纷纷表示支持出兵救援明军,个个都是大条道理。
相比起那些只懂得单挑的少林派高僧,正道诸将对于局势的把握更加准确,对苍飞和秦兵也更为警惕,很快就达成了一致。
空闻白眉颤动。他想不到之前因为明军一意孤行返回中原,而和明军发生剧烈争执的正道诸将,竟然会全部选择支持救援,这明显和他预料的不一样,也不符合少林派的利益。
他睁开双眼,直视朱元璋,似乎要将朱元璋看个通透。
朱元璋毫不示弱的回看。目光中满是坚毅,一副已经下定决心的样子。
空闻心中轻叹,昔日在中原义军有许多支,朱元璋这一支并不是最强大的,但是空闻当时却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朱元璋,就是因为这么一双眼睛。
坚毅、果敢和决断,还有隐藏的野心和**,这是一个合格的成功者,所必备的性格,而朱元璋恰好就拥有,其他的义军首领则相去甚远。
空闻当时就猜到,其他义军首领或许能风光一时,但是坚持到最后,能成功的,必然是这个朱元璋。
而事实上也证明了这一点,其他的中原义军,不是被朱元璋击败吞并,就是投入他的麾下,最后和明军两分中原。
这其中固然有少林派支持的原因,但更大的因由,却是这朱元璋的确有过人的本事,不然少林派又岂能扶起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呢。
只是这样的一个朱元璋,却不是一个可以轻易驯服的人,就如现在,朱元璋就不愿意服从少林派的安排。
空闻点头道:“既然你们都如此决定,那我们少林派自当全力协助。”
空智闻言眉头紧皱,但他也知道空闻这样决定,是看准了朱元璋不会妥协的缘故,也只好放弃自己心中的坚持。
反而是真性情的空性,闻言大喜,笑容满面,毫不掩饰的自己心中的情感。
朱元璋得到了少林派的首肯,心中大定,别看他刚才看似坚决,但是心中还是有些忐忑,如果少林派不愿意协助他救援明军,到时自己是否还能坚持呢?这还真是一个疑问。
但现在他当然不用管这些了,拔剑出鞘,高举过顶,道:“苍飞那恶贼,率军滋扰中原,肆意攻打反元义军,恐怕已经暗中和元兵勾结,想要南北平分中原,此等行径,和汉奸没有什么两样,我们绝对不能让他得逞。”
他这话说得越来越冠冕堂皇,明明荒诞无比,他自己都不相信,但是却越说越兴奋,似乎苍飞真是汉奸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