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长福觉的,孙子这几日虽然折腾,但顺序很条理,翻地,换土,播种,灌水,一气呵成。
很自然的种地路数,就算是他自己来种,可能都没这么仔细,只要气温能稳住了,就不会出太大的问题?
萧阳拿着一块馒头咬了一口,没有理会他们的谈话,而是开始琢磨如何才能让这几个菜畦的菜安全的长出来。
如果是随着季节走,现在确实不是种植这些蔬菜的最好时间。
天气反复的寒冷,刚刚冒头的嫩苗很容易死掉。
推迟一个月就会好很多,但是他已经不打算继续等了。
现在正是青黄不接,他的菜要是能提前一个半月采摘,绝对能卖个好价钱。
要是再迟一个月,第一波蔬菜上市,他的竞争可就大了。
次日,他就带着爷爷去了河边,指挥着这个老头割了一大片的芦苇。
这些干草一样的芦苇杆会有村里人收回去做成草帘子,挂在牛棚的门口给牲口保暖。
萧阳便是借鉴了这种办法。
但是做个草帘子根本用不了多少,这些芦苇基本上还是荒在这里,根本没人要。
一上午的时间,老萧就收割了七八十斤。
回到家里吃了午饭,便开始指挥着萧长福加高了菜畦的田垄。
奶奶觉的好奇,凑过来看看这爷俩到底在干什么,结果被萧阳抓住就不肯放她走了,叫喊着让他帮忙。
杨庆梅没办法,只好听着孙子指挥,把一部分芦苇杆剪成了和菜畦一样的宽度。